鋼鐵行業:鋼材出口稅率調整好于預期
2007-12-27 11: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事件:《2008年關稅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并報國務院批準,自2008年1月1日起實施: 其中對生鐵、鋼坯等初級鋼鐵產品的稅率由15%提高到25%;
螺紋鋼、線材、帶鋼和部分型材加征至15%;
板材類產品暫不調整,如熱軋繼續保持5%的稅率。
點評:
傳聞方案:2008年,鋼坯、焦煤等的出口關稅從目前的15%上調到25%,熱軋、長材可能要由原來的5%~10%提高到15%;
本次實際調整好于預期,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次調整方案更側重于對鋼鐵初級產品的調整,對大家比較擔憂的熱軋等板材產品并未調整,說明鋼材出口的大部分細分品種數量以單月看基本符合政府的心理預期;
國內的鋼材月度出口已經由4月份的716萬噸下滑到11月份的410萬噸,而鋼坯的月度出口也5月份的96萬噸下滑到11月份的17萬噸,也就是說單月的出口數量已經符合10%的產量比例;所有我們在《2008年鋼鐵行業年度策略報告》中認為理論上2008年并不會出臺十分嚴厲的針對全行業的關稅調整措施,而如果要進行關稅調整,那更多的是對部分品種有目的的微調;
那為什么還要進行鋼材關稅的調整,需要根據政府更高的考慮目的出發進行分析:按照政府“十一五”規劃的節能減排及淘汰落后入手,我們結合本次的調整策略,政府明顯是想往這個方向靠攏,本次的生鐵及鋼坯等初級產品成為最大的調控目標,當然2007年11月的鋼坯等月度出口數據已經下滑到最低的17萬噸,因為本次調整而導致的2008年的出口量的下滑并不明顯,也就是按照月度環比數據看,2008年的鋼坯出口可能依舊會維持10~18萬噸的出口量;
我們再分析對長材類產品的影響:2007年棒線材最高月度出口為230萬噸,當前已經下滑到99萬噸,我們認為就該品種,短期可能導致資源回流50萬噸/月,但我們認為長材類本身就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產品,并且國內一半的企業均是調坯軋材,成本壓力較大,回流的資源很容易通過主動停產平衡掉;因為大部分的螺紋鋼前端鋼坯并不能輕易轉化生產板材產品,而我們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基本以板材類產品為主,我們認為這類稅率的調整僅僅會影響螺紋鋼短期的價格,而對板材產品的影響會更小。
綜合分析:我們認為本次的調整更多的是對結構性產品的調整,對國內鋼材的月度整體出口不會構成明顯的影響,我們認為2008年月度出口還是可以維持在400~450萬噸/月的量,也就是說2008年鋼材出口的回落量也許要好于鋼協預計的至少有2000萬噸的數據,按照我們的測算,估計回落量在1000萬噸,同時考慮2008年在政策壓力之下,淘汰落后產能的產能將超過1000萬噸,供需是基本平衡的。
投資建議:繼續維持對鋼鐵行業的“增持”建議,重點關注鞍鋼、武鋼、寶鋼等優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