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治超風暴蕩滌物流業惡習
2007-12-25 15: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12月24日訊 (記者 蘭玲)以前靠超載營利的不規范物流公司業務量急劇下降,正規物流企業則基本不受影響……本月19日我省開展的治超大行動帶來的良好效應,已經開始在省城物流行業顯現,一些靠惡性壓價、互相搶單、超載獲利的中小物流公司業務量銳減,省城物流行業經營秩序開始得到規范。
今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省城一家大型物流貨運集散地,整個院子里冷冷清清,十幾家物流公司的倉庫大門緊閉,數十輛大中型貨運車輛停在路旁,貨箱內空空蕩蕩。個別倉庫里,零零散散地堆積著一些貨物,三兩名裝卸工人聚集在一起,抽煙聊天,百無聊賴的樣子。
記者注意到,這里的部分物流公司已關門歇業,有些閉合的卷閘門上貼著“公司歇業,低價轉讓”的通告。
記者隨便推開了一家物流公司的大門,這家公司主要經營從太原向江蘇、北京發貨的業務,一位女士正在打電話聊天。“擱半個月前,這個時間我們正在卸貨,哪有閑工夫聊天。以前一天到一車貨,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能回來35趟車,現在3天能到一趟就不錯了,業務量減少了2/3。”
在其他幾家大型物流貨運集散地內,記者看到了同樣冷清的景象。一位物流公司負責人稱,長期以來,超載已成了物流行業的行規,不少中小物流公司甚至專以超載為生。為了能拉來生意,他們互相壓低向托運人收取的費用,形成惡性競爭。由于收費太低,不超載就賺不到錢。往往核準噸位為1噸的小型貨運車,最少要裝3噸;核準噸位為25噸的大型貨車,最少要裝40噸。在運輸費用一定的情況下,他們來賺取兩頭的差價。全省治超以來,從源頭上堵死了超載。一旦貨車超載,連貨場都出不去,一車貨,只能分幾車拉,每車貨的運費不變,這樣同一車貨的運費就是以前的幾倍。“目前,有八成以上靠超載為生的物流企業受到了沖擊。如果治超持續到年底,這些不規范企業出局的可能性很大。”該負責人斷言。
在不規范企業受到治超沖擊的同時,規范的物流企業經營狀況又如何呢?
在省城某著名大型物流公司的營業廳內,記者看到,前來做物流業務的人絡繹不絕,開票的服務員手忙腳亂。
對此,該公司負責人稱:“以前我們核準噸位為27噸的貨運車,只拉27噸;治超以后,我們還是拉27噸。我們向客戶收取的托運費用不變,生意基本上沒受什么影響。”
山西省物流協會綜合部韓部長稱,長期以來,一些不規范的物流企業通過不正當競爭手段贏得市場。超載成了其賺取利潤的重要手段。此次治超行動,使其經營弊端暴露無遺,一些企業甚至關門歇業。這有利于促進物流行業的整合,規范行業經營秩序,使適者生存,達到優勝劣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