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海運市場預測
2007-12-25 14: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嘉吉能源輸運和工業部門的全球分析師JOHN BRUNTON 作題為2008年國際海運市場預測的報告
嘉吉公司是一個全球性企業,總部位于美國,在全世界的66個國家擁有15.8萬員工。我們今年的銷售額將達到880億美元,我們起初是一個農業公司,但是現在擁有大量的全球運輸業務、能源貿易業務和工業貿易業務,包括鋼材和鐵礦石。 在2004年,海運市場大型礦砂船價格上漲到7萬美元/天,甚至達到了10萬美元/天,后來又回落到了3萬美元/天,但是在最近幾個月,租船費再次上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幾乎是20萬美元/天。
價格的上漲原因就是需求的迅猛增長。由于礦石、煤炭和谷物需求的連續上漲,干散貨海運貿易大約每年增加1.3億噸,對船舶的需求每年增加6%。
需求增長的背后,一個主要因素就是中國鐵礦石進口的大量和持續增長。中國鐵礦石進口增量大約占全球干散貨運輸需求增量的50%。
另外一個推動海運費上漲的重要因素是2007年上半年中國從煤炭凈出口國到凈進口國的轉變,這導致了貿易流向的一個大的轉變,因為亞洲國家被迫從南非進口煤炭,這意味著需要更長的航行時間和船隊效率的降低。
中國煤炭的低出口意味著最終用戶試圖從澳大利亞獲得更多的進口資源,所以導致了港口的嚴重壓港現象。由于船舶都擁擠在港口,市場供應不足,所以進一步緊張了供求關系。
我們的分析表明,2007年全球煤炭和全球礦石的供求關系相當緊張,而這兩種商品的價格都一直在迅速上漲。在煤炭、礦石和海運費極其緊張的大環境下,煤炭和礦石的最終用戶都非常關系船和貨的可用性,而海運市場也處于重壓之中。這些都導致了海運費不斷打破歷史最高記錄。
較高的海運費意味著船東獲得的高額利潤。船東不斷下訂單制造越來越多的新船。在過去,每年新交貨船舶的合計載重噸大約為2000萬噸,而現在造船廠已經接滿了新訂單,預計交貨量將迅猛增加,預計在2008年新船交貨的總載重噸將可以達到3000萬噸,而發貨簿在2010年將可以8000萬噸。船隊的增長將遠遠快于需求的增加。
另外還有兩個因素正在導致礦石運輸船隊的擴大。由于操作船舶如此有利可圖,所以船舶的報廢工作幾乎已經停止了。另外,單船身油輪也被用來運送礦石,這個轉變尤其幫助了鐵礦石市場,并可以在2008年增加15到20個新的大型礦砂船。
由于船舶供應的增長速度開始超過需求的增長速度,所以海運費將會出現降價的壓力,預計在2010年費用將會回落到大約6萬美元。
但是,仍然有許多變動因素。例如,中國從一個3000萬噸/年的進口國轉變為一個5000萬噸/年的鋼材出口國。中國鋼材產量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中國鋼材需求的增長速度。所以,如果鋼材出口受到限制,鋼材產量,以及鐵礦石進口都可能隨之受到影響,這將會給海運費帶來進一步下降的壓力。全球鐵礦石和煤炭市場都保持相當堅挺,需求的任何一點上升,或者裝港出現的任何一點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壓港的巨大風險。另外,船隊中存在許多老齡船,如果海運市場出現回落,將會涌現出大量的廢鋼。
所以我們對海運市場預測的結論是,供給增長將會快于需求的增加,海運費也將面臨著降價的壓力。但是大部分新船將于2009年至2010年交貨,而且還存在著一些重要的變動因素。所以,對于2008年來說,我們的預言是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