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國家扶持“三農”力度不減

2007-12-25 14: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2月22日至23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重點研究了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會議就“三農”工作提出了“六不”要求,即必須全力促進農業生產不停滯不滑坡、積極爭取農民增收勢頭不回落不放緩、務必做到新農村建設不松懈不走樣;對財政支農專門提出了“三個明顯高于”的要求,即財政投入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村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村建設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 

也是在12月22日,財政部與商務部聯合宣布,旨在擴大我國農村消費的“家電下鄉”工作將在山東、河南和四川三省率先試點,三省農民將可以買到專為農村市場生產的限價家電產品,同時還可以按銷售價格的13%從財政部門申領“家電下鄉”補貼。山東、河南和四川正是我國三個主要的產糧省份,顯然,中央大幅度加大對“三農”的財政投入已經開始有了大動作。
  中央不久前就當前經濟工作提出防止過熱任務,國家對“三農”扶持的力度一如既往,再次彰顯“三農”在國家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實際上,大幅度加大“三農”投入既是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需要,也是宏觀調控下的現實選擇。
  回顧2007年,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全面實施,我國“三農”工作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據測算,今年我國將實現自1985年以來首次連續4年糧食增產,本世紀以來首次達到1萬億斤水平;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有望突破4000元,實際增長7%左右,實現連續4年增幅超過6%。隨著我國工業化的發展,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是,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農村人口至今仍占多數,“三農”問題始終關系著整個國家發展穩定的全局,這就決定了農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地位沒有改變。進一步看,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城鄉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過來。
  今年以來一個影響經濟大局的突出問題,就是糧食、豬肉、食用油等部分農產品價格明顯上漲,給百姓生活帶來很大壓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作為與百姓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必需品,農產品價格的穩定對于預防通脹意義重大。解決物價問題,首先就要著眼于保障供給,而保障供給的前提就是要搞好生產,從生產環節入手保障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供應充足,已成為當前緩解通脹壓力的落腳點。有關權威人士指出,去年秋冬以來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受到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但長期以來國內許多農副產品價格背離其價值,不能反映土地、農業生產勞動和農副產品的稀缺程度。因此,明年在防通脹的同時,如何確保農產品價格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合理增長,將是一個重要課題。
  在保持價格穩定的同時,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確保糧食安全是一個時刻不能放松的重大問題。明年糧食生產能否繼續保持增產勢頭?從目前情況看,不利條件不少:農村勞動力、耕地面積不斷減少;隨著能源價格上漲,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價格逐步提高,農業生產成本加大;全球糧食供求關系趨于緊張;全球氣候變暖導致自然災害的發生不可預測。如何提高廣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推動糧食繼續增產,保證國內基本供給,明年的任務將十分艱巨。
  另外,與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相對應的是,城鄉收入的差距仍在不斷擴大。并且,由于農資價格不斷上漲、農民轉移就業空間有限等因素,農民增收渠道仍比較狹窄,增收基礎仍比較薄弱。近年來,中央多次提出,要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經濟界也普遍認為,應以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固然巨大,但必須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消費能力為前提。因此,明年農民增收速度能否進一步加快,將是擴大內需能否有效落實的關鍵所在。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日前分析指出:“今后,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將逐步轉移到農村!睆闹醒肽觋P前幾次重要會議的部署看,明年我國將大力加強農產品生產和供應、加強農業相關領域建設、加大農業投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凡此種種,將為穩定農副產品價格、確保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擴大農村消費打下良好基礎,這不僅有利于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而且也有利于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