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央行加息劍指通脹 明年利率重點應在縮利差

2007-12-21 10: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居民通脹預期一路爬升到歷史最高點之際,中央銀行終于按下加息按鈕。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20日)傍晚六時在其網站宣布上調存貸款利率。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加息呈現出存款利率上調幅度大于貸款等非對稱性特點。 
    專家指出,在短期通脹壓力較大背景下,央行如此加息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發揮價格 
杠桿的調控作用,引導公眾通脹預期,并緩解存款活期化趨勢。但由于活期儲蓄利率下調,此次加息對銀行利差并無太明顯影響,抑制銀行信貸沖動,有效縮小商業銀行利差仍應是央行明年利率政策的著力點。 
    加息旨在防通脹 
    今年以來,居民通脹預期不斷加強。央行調查顯示,第4季度城鎮居民認為物價“過高,難于接受”的占比達47.6%的歷史峰值,一改3年來認為物價“偏高,可以接受”的比重占絕對優勢的局面;另外,64.8%的被調查者預期明年物價會繼續上升,此預期值達到歷史最高,分別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3.4和14個百分點。 
    強烈的通脹預期,必將影響到居民、企業的消費、儲蓄、生產和投資行為,對物價形成有力支撐;通脹預期加強還會增加居民對保值商品和股票、房地產等資產的需求,推高此類商品和資產的價格,進而加大物價上漲壓力。 
    因此,盡管在10月和11月CPI數據出爐后央行并未立即出手調控,但面對強烈的通脹預期,央行最終還是出手了。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指出,此次加息側重調整存款利率,以盡量降低負利率程度。由于我國短期通脹預期高于長期,因此央行也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短期定期存款利率,提高短存收益。而降低活期儲蓄利率,更主要地是考慮抑制存款過于活期化現象。 
    申銀萬國高級宏觀分析師李慧勇進一步指出,從此次加息的結構看,防通脹無疑成為最重要的目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調幅度大于貸款利率,體現出穩定居民儲蓄的目的。但是,由于調整后實際存款利率為負的局面仍沒有有效改變,全面通貨膨脹的風險仍然很大,他預計明年一年期存款利率至少還要提高0.81個百分點。 
    改變存款活期化長遠可抑制信貸 
    此前我國五次加息,對銀行貸款并沒有起到明顯抑制作用。這主要因為此前加息實際上仍擴大了銀行利差,從而增加銀行的放貸沖動。而且,我國目前企業融資渠道少、投資回報率高,存在著對貸款的超額需求,因此如果加息而不相應縮小利差,就表現為貸款的增加。 
    多位專家表示,此次加息雖然存款提高幅度大于貸款,但由于在目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中,活期存款和五年期以上中長期貸款所占比重最大,此次利率調整反而下調了活期儲蓄利率并維持五年期以上貸款利率不動,因此對商業銀行利差收入影響是偏中性的。 
    但另一方面,此次加息的一大功效就是避免存款活期化。活期存款利率首次下調,從邊際上降低了活期存款吸引力;半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利率上調幅度大于0.27個百分點,增加了定期存款的收益,也將增加定期存款的吸引力。 
    因此,李慧勇指出,居民“儲蓄搬家”的局面有望通過價格杠桿的調控作用得到一定緩解,這不僅有利于避免通脹的自我循環;而且,存款從活期向短期定期轉化這一進程,最終會縮窄銀行利差,從長遠來看,這種加息方向有助于降低銀行利差。專家指出,從緊的貨幣政策要求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擴張,央行不僅需要從數量上進行緊縮,也有必要通過縮小利差方式有效抑制銀行放貸沖動,這應該成為明年利率政策的一個著力點。 
  中美利差只是暫時因素 
    12月初美聯儲降息后,讓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中美利差將影響央行的加息空間。但此次加息,表明在通脹和中美利差之間反復權衡后,央行的貨幣政策選擇了前者。 
    國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師林朝暉表示,從大形勢看,目前全球通脹形勢已經越來越明顯。美國降息是為了緩解次債危機和經濟衰退的風險,只是應急行為。因此,全球最終還是要步入加息周期,不能靜態地看中美利差因素。應對通脹形勢仍應該是央行貨幣政策最主要的出發點,貨幣政策不僅要從緊還要獨立。他預計,下一個加息決策的敏感窗口在春節后。 
    李慧勇也認為,中美利差只是一個貨幣政策的參考因素,最主要的還是國內通脹形勢。因為熱錢流入最重要的原因是匯率低估和資產升值,因此穩定通脹預期應是第一要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