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鋼鐵業如何實現戰略轉型?

2007-12-20 14: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楊世新
編者按
    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把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作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關鍵。并強調指出,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
    鋼鐵工業如何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解決的問題。然而,我國鋼鐵業目前面臨資源緊張、產能過剩、出口量過大、產業集中度過低等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鋼鐵工業的做大做強。因此,我國鋼鐵業亟待實現戰略轉型。
視點之一
聯合重組促做大做強
    “鋼鐵企業只有重組整合才會有出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相關人士曾指出,國內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不高,導致其相關產業缺乏抗壓能力。實現內部的聯合重組,是國內鋼鐵生產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向。而目前,我國鋼鐵業整體上表現為產業技術比較低、能耗比較高,缺乏自主創新的能力,存在比較嚴重的粗放增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因此,“鋼鐵業戰略轉型刻不容緩。”業內人士如是說。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冰生近日提出建議,要制定國家推進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發展規劃,加速提升產業集中度。他指出,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現有寶鋼、鞍本、首唐、武鋼四大集團在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通過跨地區、跨省市、跨所有制的企業兼并聯合重組,組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特大型企業集團,確保《鋼鐵產業發展政策》規定的2010年前十大鋼企粗鋼產量達到全國總量50%目標的實現。羅冰生指出,國家有關部門應出臺支持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政策措施,協調和照顧跨省市、跨地區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地方政府利益。
    “2001年全行業最大的10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46.25%,而到了2006年這個比重卻下降到34.66%,降低了11.59個百分點,產業集中度不升反降。”企業規模小而分散,影響全行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大力推進跨省市、跨地區、跨所有制鋼鐵企業的聯合重組,組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世界級鋼鐵企業集團是一個戰略方向。
    “目前,鋼鐵企業的競爭將由快速擴展轉到綜合優勢競爭上來,面對不斷減少的企業利潤,一些競爭力比較差的企業將面臨經營困難,甚至將停產或退出鋼鐵行業。”業內人士如是說,這種局面將為國內鋼鐵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提供市場條件,“加之國家鼓勵兼并重組的政策,預計未來中國鋼鐵行業的重組將面臨新的機遇,行業集中度將會有較大的提高。”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到2010年,通過聯合重組,將形成兩到三個3000萬噸級、若干個千萬噸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重達到50%以上。以此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建立合理的資源環保成本體系,促進鋼鐵業戰略性轉型的目標盡快實現。
    目前,鋼鐵企業兼并重組進展緩慢,其主要障礙在哪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溪淳認為,企業聯合重組的決策權在出資人手上,是產權的所有者起決定性作用。我國現有特大型鋼鐵企業的絕大多數是國有控股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制定企業聯合做大做強的規劃,研究解決聯合重組中有關地方利益分配、人事管理、歷史遺留問題處置等政策問題,只有出資人到位了,出資人對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有急迫感,有壓力了,聯合重組才能加快進行。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加緊推進鋼鐵行業的聯合重組工作,鼓勵鋼鐵企業聯合重組跨地區兼并合作,這是中國鋼鐵業深層次整合的契機,也是行業內控制盲目擴大產能、資源重組、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
視點之二
節能減排促淘汰落后
    “我國鋼鐵工業存在著能耗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低、固體廢物利用率低等三方面突出問題。”業內專家指出,做好節能和環保,保證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而且從現實來看,節能和環保潛力非常大。目前來看,中國鋼鐵產業技術相對滯后,噸鋼綜合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高出15%~20%,資源有效利用率則比世界先進水平低20%~40%。由技術滯后形成的落后產能,表現為一部分鋼鐵企業能耗高、效率低、效益差、污染嚴重。這種落后產能必須淘汰,這是鋼鐵產業調控的主要目標。
    “鋼鐵行業作為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已不能繼續過去那種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以高投入擴張,來換取行業的高速發展之路,必須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業內人士強調。我們注意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八大任務中,節能減排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要“確保節能減排取得重大進展。”強調提出,加大攻堅力度,確保節能減排取得重大進展。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制,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檢驗經濟發展成效的重要標準。
    按照《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中規定鋼鐵行業節能目標是,到2010年,噸鋼綜合能耗降到0.73噸標煤,噸鋼可比能耗0.685噸標煤;到2020年,噸鋼綜合能耗0.7噸標煤,噸鋼可比能耗0.64噸標煤。并以節能降耗和污染物減排為切入點,“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淘汰1億噸落后煉鐵生產能力、5500萬噸落后煉鋼能力。今年,要淘汰落后煉鐵能力3000萬噸,煉鋼能力3500萬噸。
    “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品種,全面優化和調整結構,實現全行業的產業升級,包括優化生產力布局結構,優化工藝裝備結構,優化產品結構,是2008年我國鋼鐵工業發展面臨的重大任務。”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近日強調指出。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節能減排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辦法》。從2008年起,地方省級官員將開始向中央上交節能答卷,如果不合格將面臨問責和“一票否決”。年底之前,國家發改委還將與18個省份簽訂第二批鋼鐵淘汰落后產能“軍令狀”。毫無疑問,新一輪的落后產能關停風暴即將掀起。
視點之三
調整結構促自主創新
“我國鋼鐵工業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術。主要表現在重大冶金裝備和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鋼材品種,仍然依靠進口,制約著我國鋼鐵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我們還沒有掌握相關核心技術,不少產品我們還需進口,如高檔汽車板、高檔家電板、高牌號取向硅鋼、特殊扣石油化工用管等等。
    “產業結構不合理,普通產品供大于求,高附加值品種還不能完全滿足下游行業的需要,仍需進口。”這充分反映出鋼鐵工業的產業結構需要調整,高端產品與國民經濟需要還有較大差距。
    “我國在全球鋼鐵生產和消費中的地位顯著提高,已經由鋼材進口大國轉變為鋼材出口大國,但產業集中度低、產能過剩等突出問題日益顯現,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對資源環境的影響日益加劇,制約著鋼鐵業的發展。”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鋼鐵業要想實現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跨越,關鍵是要提升核心競爭力。面對日益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面對以創新和技術升級為主要特征的激烈國際競爭格局,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問題已經日益成為發展的瓶頸。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十一五”時期引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這是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迫切需要,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迫切需要。
    針對目前我國鋼鐵工業還存在著技術裝備落后、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水平低、技術引進的消化吸收力度不足、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分散、產業先進技術開發落后等問題,必須把結構調整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結合起來,通過產業整合增強鋼鐵工業自主創新能力。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就要增加新產品開發研究投入,努力增產替代進口的產品,進一步擴大鋼鐵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同時,促進結構調整優化,促進增長方式轉變,促進品種、質量、效益提高。
    與此同時,要在結構調整中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十一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要加大力度淘汰鋼鐵行業落后產能,鋼鐵業正面臨著調整和優化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歷史性戰略轉型時期。鋼鐵行業要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期,以聯合重組促做大做強,以節能減排促淘汰落后,以調整結構促自主創新,解決好產業集中度較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生產力布局不合理、產能過剩矛盾等突出問題,使鋼鐵行業走上良性、健康、科學和可持續發展軌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