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長株潭經濟一體化 港口物流一盤棋

2007-12-20 14:1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7年1月9日,正式投入營運的湘潭港湘潭市河西中心港區新建碼頭,成為湖南長株潭城市群中重要的物流集散地。
  “以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為重點,形成支撐經濟發展和人口焦聚的城市群,帶動周邊地區發展。”2006年4月,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出臺,中部地區4大城市群正式成為“國字號”,并由此承載了“中部崛起引擎”的神圣使命。
  中共湖南省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加快以長株潭為中心,以一個半小時通勤為半徑,包括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在內的“3+5”城市群建設。長株潭城市群無疑將在湖南發展的征程中扮演特別重要的角色。
  從湖南物流來看,湘江水路物流是條主線。湘江聚集著長株潭城市群,港口成為湖南物流“一盤棋”,從縱、橫兩個方向展示長株潭城市群及湘江水路物流在中部城市群中的獨特優勢和發展潛力。
  湘江北去。湘水干線航道在湖南省境內自斗嶺至濠河口共660公里,在古代為“南聯海域,北達中原”的水運大動脈。湘江地處長江以南,南嶺以北,是長江的一條支流,有了它,湖南就有了豐富的水資源優勢、舟楫之利優勢和水路物流優勢。水路運輸依托湘江深水航道溝通長江,具有通江達海、物流全球的地位優勢,在外貿物資運輸,特別是在國際集裝箱運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據統計,2005年,湘江水路貨運量5379萬噸,占湖南全社會總量的6.6%,占湖南水路貨運總量的59.4%。
  湘江干流航道共分6段,其中衡陽至株洲182公里為第四段,株洲至長沙84公里為第五段,長沙至濠河60公里為第六段。
  長沙港公共平臺優勢凸現
  長沙港是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內河港之一。長沙港所處地理位置在湘江的中下游,新建的長沙霞凝新港水域深,是天然良港。2004年10月,交通部公布長沙港為全國內河28個主要港口之一。
  2003年7月30日,長沙新港一期工程試投產;二期工程于2006年9月6日竣工試投產,工程總投資4.42億元。長沙新港試投產后,港口貨物吞吐能力不斷提高,吞吐量每年以30%幅度增長,2004年國際集裝箱吞吐量5.61萬標箱,2005年增加到7.1萬標箱,2006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60 多萬噸,國際集裝箱8.2969萬標箱。長沙新港所屬控股公司———長沙捷安航運有限責任公司,在2005年完成國際集裝箱運輸量3.89萬標箱, 2006年完成4.27萬標箱。長沙新港投產近4年來,港口年吞吐量居湖南內河港口之首。
  長沙港的優勢諸多,但長沙港的不利條件主要是周邊近距離的貨源輻射基地物流量不大,大宗貨源沒有一定的穩定性,全靠四面八方外圍貨物流向港口發運,有時“吃不飽”,制約了港口的吞吐量。
  然而,由于長沙港通江達海,因而奠定了其在湖南貿易物質流通中的中心地位。截止2006年12月,長沙新港發展到共有7條國際集裝箱內支運輸線,已開辟韓國、日本、美國西岸、歐洲、澳洲、非洲、南美東、地中海等數十條國際航線。
  株洲港貨源輻射廣闊
  株洲港為湖南省八大港之一,位于湘江上游距長沙84公里,為湘江的第五段。該河段河槽不太穩定,沿途有泥鰍灘、芭蕉灘、蘿卜洲、銅鑼灘等14處險灘。大源渡,株洲航電樞紐的建成,使湘江干流衡陽至城陵磯全線可通行千噸級船舶。
  株洲是湖南省的工業城市。有株洲車輛廠、株洲電力機車廠、株洲冶煉廠等。貨源輻射有進口的礦石,瀏陽、醴陵大量出口的煙花鞭炮、農副產品等大宗貨源。
  但不利的是每年受湘江5個多月枯水期的嚴重制約,又成為株洲港的劣勢,大批量的國際集裝箱和各類貨物只能依賴從下游的長沙港發運和加載。
  多年來,株洲港成為了鐵、公、水交匯的樞紐。
  湘潭港重要物流集散地
  湘潭港與長沙霞凝新港距離50多公里,由湖南華升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億多元合資建設。2007年1月9日,正式投入營運的湘潭市河西中心港區新建碼頭,成為長株潭城市群中重要的物流集散地。
  湘潭是湖南的重工業基地,有湘潭鋼鐵廠、漣源鋼鐵廠等省內乃至全國都較有影響的鋼鐵工業企業,也有豐富的有色金屬產品。湘中、湘東的貨源腹地大,對水運的依賴性強,兩個鋼廠每年需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礦石就有500-600萬噸,出口的鋼材每年近2000萬噸,全部是由鐵水分流,其中走水路進出口的貨物占 80%左右。
  但湘潭港與株洲港相似,每年5個月左右的湘江枯水期對他們的困擾最大。豐水期1000-2000噸級的船舶可進出港,枯水期只有100-200噸級的小型貨船入港。以進口的礦石為例,要增加30%的運輸成本,出口的鋼材被迫通過陸運分流到長沙新港裝船發運和加載。
  長株潭經濟要一體化,就必須在水路物流方面具有“一盤棋”的意識,將一江三港之間的優勢互補,運量與運力相互協調,港與港之間相互支持,船與貨之間相互平衡,“同飲湘江水,長江一線牽”的湖南水路物流新格局將會帶動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