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RFID新政
2007-12-20 14: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遠又有新動向了。
近日,美國易騰邁公司宣布,國內第三方物流行業首屈一指的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將在其指定的配送中心全面部署易騰邁的RFID解決方案。而這個“指定的配送中心”是位于南五環的歐尚新庫。
“新庫主要是為歐尚超市提供倉儲服務,中遠物流將在這個新倉庫首次嘗試條碼與RFID技術相結合的解決方案,以保證商品倉儲的效率和效益。”中遠網絡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經理黃大雷向記者介紹。
作為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成本和效率已經成為各家爭逐的目標,中遠物流也不例外。終于,中遠多年的合作伙伴易騰邁在倉儲管理方面給中遠物流找到了新的亮點。
RFID上陣
技術提供商對這次項目的試水或許更有發言權。
美國易騰邁公司中國區RFID業務發展經理徐承東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條碼加RFID的自動識別數據采集解決方案的推出,主要是滿足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務的企業在倉儲管理方面對于存貨管理的精度要求。智能化操作在減少差錯率的同時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與其說這是一個配套方案,倒不如把整個流程比喻成一個任務驅動來得貼切!毙斐袞|說。
新倉庫并沒有放棄傳統的條碼技術。貨物單品和包裝箱上仍然采用條碼技術記錄產品屬性,不同的是,托盤和貨架上出現了RFID的身影。RFID的出現意味著倉儲中收貨、入庫、存貨管理、盤點、揀貨和出庫發運等等所有作業環節都是在倉庫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持和控制下完成。
“此項目將用于給歐尚提供服務的新倉庫的倉儲管理。倉庫有無線掃描探頭,對即將入庫的貨品進行掃描,生成的相應信息發送至后臺系統,后臺系統隨即生成相應的任務,并分配到相應的配有讀寫器的終端,一般情況下,有兩個配有讀寫器的終端。
倉庫作業人員配有手持讀寫器,叉車上則是車載讀寫器。一般也是這兩個終端接收任務,收到任務后,終端按照要求完成相應的操作。”黃大雷對“任務驅動”做出這樣的解釋。該項目的最大亮點在于可以對貨位進行準確地定位,正在測試階段的該項目預計下個月正式實施。
定位的精準性得益于驗收和上架環節。在驗收環節,除了探頭掃描貨品上的條碼以記錄產品屬性之外,托盤兩邊的RFID此刻被一并記錄下來,系統自動的把貨品和托盤關聯起來。
由于倉庫是立體庫,上架操作一般由叉車完成。叉車讀到托盤號,后臺系統隨即把上貨任務發到叉車,叉車按照系統建議的貨位進行操作。
“當然,有些時候,后臺建議的貨位并不是最好的貨位。找到新的合適的貨位,叉車會記錄標簽所在的位置,把新的貨位發到手持終端進行修改。”黃大雷說。這就完成了托盤和貨位的關聯。那么,貨品與貨位的聯系自然也就并不奇怪了。
在中遠物流看來,新的解決方案的價值還遠不止這些。
新舊碰撞
“對于服務企業來講,服務質量永遠是核心競爭力。新項目的上馬對于倉儲效率的改善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智能化倉庫對差錯率的降低將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秉S大雷說。
作為物流第三方的頭牌企業,中遠物流在倉儲管理和硬件方面已經擁有了同行企業艷羨的資本,但這位物流老大似乎還不滿意!霸趥}儲管理中,雖然整體上智能化操控,但是還是有一些工作流程需要傳統的手工操作來完成。這些步驟的差錯率難以避免!秉S大雷說:“倉庫接到任務后打印出來,發到各個操作人員的手中,工作人員按照紙上任務完成相應的操作。這樣的模式產生的差錯率在3%~5%左右,而且,給倉庫造成的損失難以計算。”
僅僅是3%~5%的差錯率就讓物流企業承擔不起。在承受成本拷問的同時,客戶滿意度也帶給物流企業無形的壓力!懊刻、每季度都有盤點,盤虧部分要由倉庫負責,直接增加了成本預算。此外,客戶會定期給我們的倉儲服務評分,這是客戶滿意度的直接體現。我們希望,系統上馬后,我們的差錯率控制在1%以下!秉S說。
如今壓縮成本和爭搶客戶已經成為物流市場的主旋律。兩處致命傷不得不讓物流企業繃緊神經,即便是物流老大中遠,也不能例外。如果說以往的差錯率是久治不愈的頑疾讓管理者頭疼不已,那么每次盤點的繁重工作則成為工作人員的噩夢。
“以前幾乎每天下班后都要花上一到兩個小時盤點,工作量很大。每個季度要停產兩天進行盤點!眰}儲部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停產帶給企業的成本壓力不言而喻。
或許,該項目的自動盤貨成為吸引中遠眼球的又一籌碼。自動盤貨也好,降低差錯率也罷,物流企業終逃離不了追逐成本最低化的隊伍。中遠物流的黃大雷表示,即使RFID價格有所回落,但對于物流企業來說,還是偏高。物流企業的領軍者對價格都感到壓力,那么中小型物流企業對這樣的重磅投資是否可以承受?在記者的走訪中,大多中小型物流企業表示不敢涉足這樣的“一次性”的“巨額”投資。
易騰邁的徐承東首先打破了“一次性”的傳言!芭c條碼的不可改寫不同,所有的周轉托盤和貨位上部署的RFID標簽都可重復循環使用。”徐承東說。
個別還是大眾
在記者的走訪中發現,大多數物流企業均表示,如果價格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企業將愿意升級自己的固有設施。但是,目前RFID的價格讓這些物流企業承受不起。
“我們自然希望自己更加完善一些。尤其作為服務型企業,效率和成本都是我們關心的問題。但是,對于RFID技術的應用,我們還不能到達。價格負擔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我們目前所承載的業務范圍對RFID技術的需求還不是很強烈,而且,我們現有的設施條件無法滿足新技術的升級!蹦澄锪鞴纠习迦缡钦f。
這樣的說法在業內專家胡輝那里得到印證。目前提供倉儲服務的物流企業生存艱難,縮水的市場需求和日益壯大的供給市場使這些企業無力去完善自己。況且,現有的倉儲條件完全可以負荷所承接的任務,所以,物流第三方在不景氣的市場現狀下,投資升級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就此次的條碼與RFID技術相結合的解決方案而言,該項目的上馬需要相應的配套設施一起完成。然而,一般提供倉儲服務的物流企業沒有這樣的條件,即使有些物流企業有這樣的條件和資本升級,升級后的認知也需要一個過程,不是短期可以得到回報的。這樣的等待周期讓部分物流企業望而卻步。
易騰邁的徐承東就現今的RFID市場認知和實踐認為:“RFID技術的運用是一個系統工程,絕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將原來的條碼置換成RFID標簽的過程。
因此,RFID這種全新的管理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必須輔之以一系列原有操作、流程以及管理制度的變革,才能使這種技術能夠為企業創造的效益最大化。此外,RFID在供應鏈上的運用,還必須得到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配合。業內的共識是,RFID技術只有完全覆蓋了整個供應鏈才能使其產生的效益最大化。然而,這不可以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改進和提高的過程。”
如此看來,兩極分化的趨勢依舊繼續。“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在這里又一次被提出。到底是物流企業先升級了自己的設施才能擁有更多的客戶,還是有了客戶需求再進行升級準備,我們不得而知。只是,在物流市場僅擁有“刀片利潤”的今天,成本、效率依舊是這些服務企業的頭等大事。
可以明了的是,依賴于基礎設備和技術的投資縮水“節流”帶來的事故率肯定會把這些企業帶進惡性循環的怪圈;蛟S,長線看來,硬件的成本投資反而會使整個的倉儲管理成本降低。提高倉儲效率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容易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