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一切供應鏈前端
2007-12-20 14: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孫燕飚
作為快速電子消費品的手機行業,對供應鏈前端的整合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在國內廠家切入手機行業以后。也正是這種供應鏈前端整合,給了比亞迪電子發展的機會。
盡管在過去幾年,因為手機牌照制度的開放和取消,以及手機制造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中國手機行業的進入者越來越多,而“黑手機”的出現更是將國內手機行業攪得一片“渾濁”,但是同時也讓手機廠家看到,如果沒有良好的產品品質、更低的成本控制,以及快速的產品供應能力等只會被淘汰出局。
專業供應鏈提供者、一站式手機部件供應商應運而生,將手機制造外包,讓手機的生產既簡單又便宜,省略了大筆研發投入和產品開發費用,手機廠家只管把產品賣掉就行。
問題是,產業鏈高度整合直接導致產業鏈各個環節利潤的下滑。德信無線、龍旗、希姆通等手機研發公司也開始為手機廠家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了更方便操作,龍旗和希姆通還拿到了手機牌照,通過深圳等地的手機工廠,向手機廠家提供包括手機設計、零部件采購、組裝等一條龍服務。
而以聯發科(MTK)為代表的手機芯片廠家,在手機廠家采購公司的手機芯片組時,還會附上一些參考解決方案,根據該方案去市場上采購配件,一款新手機就可以立即下線。
手機行業的游戲規則也隨之而改變,作為手機廠家背后的推手就必須進一步向產業鏈上下滲透,才會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2007年3月,比亞迪與德信無線成立合資公司比德電子,比亞迪占合資公司69%的股份。比亞迪方面對此事非常低調,甚至還簽了保密協議,不讓德線無線公司公布合作方。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比亞迪此舉可謂一箭雙雕,身為國內最大手機設計公司的德信無線,雖然手中握有諾基亞、摩托羅拉、TIM(意大利電信)的手機訂單,但德信無線沒有可控制的產能,產品品質及交貨期都難以確保。
而比亞迪電子雖然是諾基亞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ODM供應商,但客戶單一性也給公司未來發展埋下隱患。與德信無線合作,不僅可以增強自己的研發能力,還可以獲得摩托羅拉的訂單。而這也成為比亞迪電子在印度、羅馬尼亞等地新建工廠的基礎。
此外,未來的手機市場是2G和3G并存的市場,比亞迪電子也在悄然備戰3G。今年9月底,比亞迪與高通公司簽署了3G專利授權協議,為比亞迪應用高通主導的美國版3G標準CDMA2000技術開發和生產3G手機產品鋪平了道路。此舉被業內視為比亞迪電子將代工諾基亞CDMS手機的前奏。
“這些合作作用是綜合性的,不能單從訂單的角度來看。”比亞迪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夏冶冰表示,合作給比亞迪電子所帶來的就不僅僅是成本優勢,還包括研發技術的提高。
比亞迪電子一位內部人員表示,比亞迪已經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環節,與客戶有一個互動過程。了解手機客戶6個月之后推出的產品,以決定在配件上如何與整機搭配,而且根據配件的特點給客戶提出建議。
“大客戶對供應商往往是多年的培養,一旦將單子做大,雙方誰都離不開誰,如果離開,成本是很高的。”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雖然手機行業利潤不斷下滑,但可以把質量體系和工序體系的優勢發揮至極致。“可以陪著客戶去當地建工廠,這樣對雙方都有利。”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