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紡織服裝本土品牌被擠出北京高端商場

2007-12-20 13: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北京大型商場的加速升級中,引進國際品牌成為各商場一致的選擇。中國本土的品牌逐漸被擠出消費視野,與中高檔商場漸行漸遠。    近年來,北京的各大商場普遍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升級,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化妝品、箱包、服裝等國際品牌的比重越來越高,而雅戈爾等一些本土品牌在升級中已經難覓蹤影。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王耀對此表示了擔憂:“一旦歐美百貨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本土的百貨商場將在供應商方面缺乏競爭力。”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西單商場、翠微大廈、雙安商場等17家商場男裝的品牌構成中,國外品牌專柜有173個,占到總數的73%,為國內品牌數量的兩倍多。品牌男裝、化妝品等中高檔品牌的消費市場正被大量國際品牌占領。 
  尤其是一些新開的商場,往往會直接以國際品牌的數量來標榜其身份。今年4月開業的新光天地,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品牌聚集地,其擁有CHANEL、GUCCI、PRADA等近1000個國際品牌,化妝品、首飾、鐘表、箱包,幾乎一水的洋貨,動輒上萬元的價格嚇退了不少消費者,占地18萬平方米的商場只有少數女裝是國內品牌。9月份,北京另一高檔商場——金融街購物中心開業,引進了Louis Vuitton、Ermenegildo Zegna等300多個國際品牌,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其國際品牌占總品牌的比例超過80%。新世界商場、中友百貨、翠微大廈等商場在重新裝修后引進了大量的國際品牌。 
  在新光天地、金融街購物中心等高檔商場亮相北京后,還有眾多北京商場在宣稱向時尚高端邁進。上個月,時尚定位的北京市百貨大樓青春館開業,“平民化”的北京市百貨大樓也整體進行了升級,國際一二線品牌數量占到42%,其中,化妝品國際一線品牌達到90%以上。在調整過程中,商場對品牌進行了大規模置換,原有品牌淘汰率達40%,其淘汰的大部分都為國內品牌。新東安市場今年更是花了3億元巨資進行升級,“辭退”一部分低檔品牌,重點引進國際中高檔品牌。 
  商場升級大規模引進國外品牌的背后,是國內品牌的占比逐漸下降。“商場不是為了引進國外品牌而排擠國內品牌,主要是考慮到市場需求、目標客戶群的情況”,當代商城總裁金玉華表示,國外的一些品牌在歷史、品質上比國內品牌有優勢,商場里的一線品牌、奢侈品、精品絕大多數都是國外品牌。 
  “國際品牌成為進入更多商場的通行證,商場借此表明自身的價值、品位,一定數量國際品牌的進入是必然,但不能絕對化。”北京工商大學陳及教授認為,國際大品牌主要針對高端客戶,其消費群體有限。相對而言,處于發展中的國內品牌有著廣大的受眾基礎。他表示,百貨店在升級調整過程中,要切合商圈內的客戶消費市場,不要盲目跟“大牌”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