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對中外鋼鐵工業結構調整、優化的思考

2007-12-19 13: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長期以來,對我國鋼鐵工業結構調整、優化一直是業界熱門話題,有關專家、學者對其深刻意義做了全面的論述,鋼鐵業內人士也形成了共識,但輿論一直對其進度不滿意。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1)建立成熟的鋼鐵工業體系就必須完成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形成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的穩態。這個過程可以有不同的道路,美國鋼鐵業的發展是從自由競爭通過兼并集中達到產業集中的,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保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則是在政府扶持下通過大企業集團的集中投資,并輔以兼并收購實現產業集中;歐洲則是逐漸減少了其強有力的行政干預手段,采取了限產和私有化的政策,首先是在國家層面上進行重組,然后在整個歐洲層面上進行重組;韓國的產業集中是通過政府周密的計劃和投資導向,扶持大企業發展,建立起大企業集團的壟斷地位。
  
  上述國家和地區鋼鐵工業發展過程充分說明了一個產業的成熟是建立在該產業組織結構的合理基礎上的。盡管產業集中程度由于各國文化、歷史、經濟情況有所不同,但是形成較高的產業集中度,形成一定程度的較為穩定的壟斷競爭格局是共同的。
  
  (2)產業組織結構具有一定的繼承性和連續性,產業集中的方式離不開現有市場結構的格局。歐美鋼鐵工業產業組織結構調整首先面對的是存量資本的重組,因此兼并收購成為主要手段。日本、韓國則是在二戰后重建過程中建立起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在增量資源配置的基礎上進行產業組織結構調整。
  
  中國在市場分割的計劃體制下利用增量資產進行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組織結構的機會已經不復存在,歷史留給中國鋼鐵業的是大量規模小、效益低、技術落后、地域分散的存量資產和結構不合理的市場造成的低層次的生產過剩,增量投資在其中則遭遇尷尬的局面。因此必須解決大量存量資產的重組,在兼并、收購、重組的基礎上,淘汰大量沒有價值的存量資產,通過合理配置高質量的增量資產,提高產業集中度,建立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鋼鐵工業產業組織結構。
  
  (3)建立成熟的鋼鐵工業體系需要一定的微觀經濟基礎條件。從各國產業集中的歷史先決條件看,他們首先都是具有一定的資本發展微觀基礎。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都有一個較為成熟的私人資本階層,日本歷史遺留下來的財閥是日本政府實行產業集中政策的歷史微觀條件,韓國的家族財團所擁有的家族企業和企業家則成為實行產業集中政策的微觀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和各級政府都提供了多項優惠政策促進企業聯合,但政策意圖在很多時候受到了微觀經濟基礎的扭曲,產業集中的美好愿望往往落空,在鋼鐵行業也不例外。因此,中國實現市場結構完善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加大力度培育中國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建立市場化的現代企業制度,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形成一大批具有實力的企業家、經理人隊伍。
  
  (4)市場規模的概念變化使中國市場結構的調整與經濟全球化緊密相連。歐美鋼鐵產業集中過程是一個自然的、歷史的發展過程,它們隨著市場發展不斷改變著并購集中的內涵。日本、韓國的鋼鐵工業發展則是在國內市場一體化,國際市場還處于相對分割壁壘狀態,國家作為較為獨立的經濟主體參與國際競爭,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可以主要在國家范圍內進行,產業發展政策著眼于趕超發達國家。市場的變化一方面擴大了集中和壟斷的范圍,另一方面改變著對集中和壟斷的觀念。
  
  今天中國鋼鐵產業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化的市場,國內市場的一體化還未完成,而國際市場的一體化已經基本形成。國際資本加快了參與中國鋼鐵工業產業組織結構調整的進程,中國的鋼鐵產業集中已不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國內市場中進行,并且中國鋼鐵業也已經加快了全球產業集中的步伐。
  
  (5)政府支持是后發國家產業組織結構調整的重要保障。產業集中道路選擇取決于經濟發展所處的歷史條件。歐美鋼鐵工業集中時,以資本自身永無止境的動力,幾乎可以在一種經濟發展的自然狀態下通過兼并收購從容不迫地完成產業集中。日本、韓國鋼鐵工業則是在戰后的重建過程中,參與與歐美發達國家的競爭,通過增量資產的配置實現產業集中的。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僅靠資本自身的微觀基礎,僅靠企業兼并收購完成產業集中,實現經濟高速發展已經沒有了足夠的時間和歷史條件,因此政府的扶持就成為必要手段。
  
  我國最大的國情是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化程度還不夠高,資本市場還不發達;在產業組織結構調整中能起到較大作用的企業絕大多數是國有企業;非國有的國內資本還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對鋼鐵產業組織結構進行調整;上市鋼鐵公司控股的絕大多數是國有股和國有法人股;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只有政府參與配置的國家資本才能與國際大資本抗衡、競爭。所以在中國鋼鐵產業組織結構調整中政府必須扮演重要角色,其作用不可忽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