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問題制約消費升溫

2007-12-19 13: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同比增速為18.8%,創自1999年以來新高。但剔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速為12.8%,與過去兩年的平均增速大致持平。這表明所謂“新高”只是價格因素作用下的“虛高”,啟動消費仍任重道遠。
    近年來,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公務員加薪、提高養老金標準、減免農業稅和學
    雜費等等,旨在通過提高可支配收入來刺激居民消費。這些舉措確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3年至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從9.0%提高到10.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從4.3%提高到7.4%;與此相對應的是,全社會消費實際增速從9.2%提高到112.7%。
    但是,繼續通過政策性手段提高居民收入,一來可操作余地越來越小,二來在刺激消費時也存在邊際效應遞減、后繼乏力的問題。以城鎮居民為例,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3.2%,人均消費性支出實際增長9.8%。考慮到房價飆升、醫藥昂貴等后顧之憂,居民消費的這種增速實已不低,可繼續“刺激”的空間不大。
    在這種情況下,提振消費還需另尋他方。其實,可支配收入等于消費和儲蓄之和,換一個角度來看,消費不足意味著高儲蓄,而高儲蓄則根源于我國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工資增長緩慢,企業利潤很少分配,國民收入分配呈現三大結構性問題:政府財政收入增速遠高于企業利潤增速,企業利潤增速遠高于居民收入增速,富人收入增速遠高于窮人收入增速。因此,國民收入在企業和居民的初次分配中更傾向于企業,在政府和居民的再分配中更傾向于政府,在居民之間的分配中更傾向于富人階層。
    而就收入用于消費的比例而言,政府遠低于居民,富人遠低于窮人,企業則只投資不消費。如此,政府、企業和富人的儲蓄率必然高于平均水平,從而在國民收入向他們傾斜之時帶動總儲蓄攀高,同時造成消費不足。
    由此,進一步刺激消費,不能僅僅依賴提高居民收入,更重要的還是通過改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平均消費率。首先,應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勞動報酬的比重,使企業財富更多地流向居民;其次,國企應定期向政府分紅,以降低企業的儲蓄率;最后,政府應擴大公共產品支出,從而在降低政府儲蓄率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居民擴大消費的信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