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凱雷更關注中國民企與五大行業
2007-12-18 18: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消費品行業;二、教育產業,中國的教育市場要遠遠大于國外市場;三、醫療服務行業也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四、金融服務行業;五、新能源行業
⊙本報記者 唐真龍
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之一的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正適當改變在中國的投資策略。
相比于收購規模龐大的國有企業,凱雷越來越傾向于將資金投向那些增長迅速并且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民營企業!爸袊膰衅髽I大都是些巨大無比的公司,在激勵機制上可能有缺陷。”凱雷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何欣表示。凱雷在亞洲的四個基金中,有一只規模為6億8千萬美元的資本增長基金,何欣正是這只基金自進入中國以來就加盟并唯一留下來的管理人。
日前,就凱雷資本增長基金在中國的投資策略、關注的行業領域、企業類型等問題,何欣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的訪問。
“投資要讓對方也賺到錢”
上海證券報:凱雷在投資一個企業時考慮的因素有哪些?又是如何控制投資風險的?
何欣:在決定對一個企業進行投資之前,我們主要考慮三要素:一個是企業的商業模式,這個模式有沒有成功的概率;二是看企業的團隊,即有沒有人實施這個創意;三要看凱雷內部有沒有資源幫助公司成長。
在進行投資時,我們一般采取分期投資的模式: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為公司設置一個階段性目標,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后,才會繼續向公司追加投資。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防止把創始人的原始股份稀釋。因為一旦稀釋之后他就沒有創業的積極性了。
另外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不管投早期、中期還是后期的企業,我們都會把企業看成我們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把自己看成是一個簡單的投資人。作為合作伙伴,任何重要的事情大家都相互去商量、討論、挖掘,彼此去分擔風險。作為合伙人我們還充分顧及到對方的利益,既要讓公司成功也要讓創始人賺到錢。
“民營企業機會更大”
上海證券報:我們注意到近期凱雷投資的企業都是一些民營企業,這是不是說明目前凱雷已經轉變了投資方向?
何欣:我們目前投的都是民營企業,因為我們是資本增長基金,我們投資的企業既要有良好的管理團隊和激勵制度,同時還必須是高速增長的行業。我們發現國有企業在激勵制度方面可能都有些缺陷,或者國有企業都是一些巨大無比的公司,也不是我們能夠投的,這個跟投資策略有關。
上海證券報:什么樣的企業在你眼里是比較有價值的?
何欣: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只能說有些時候個人的感覺很重要。在這個行里呆久了,你看到的人太多了,有些時候投資完全憑自己的判斷。一個好的團隊往往具有一些特征,你在第一眼是看不出來的。通過跟公司創始人以及他的管理團隊交往,你會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很多民營企業都是家族式企業,一些開明的民營企業會在關鍵職位如CFO、HR等職位聘請專業管理人員,這些人會直言公司的缺陷,并坦誠地希望我們提供什么樣的幫助,這說明他們有一個比較開明的發起人。我覺得這些方面非常重要。
“重點關注五類行業”
上海證券報:你認為國內哪些行業的高增長是能夠維持的?
何欣:每個行業都有高增長的企業,行行出狀元。我們在投資上沒有行業的限制,不管它是什么樣的垃圾行業,我們一旦發現它很有潛力就一樣會投。
上海證券報:那有沒有重點關注的行業?
何欣:目前我們比較關注五類行業:一、消費品行業,快速消費包括一些做品牌的,比如說服裝方面的行業;二、教育產業,中國的教育市場要遠遠大于國外市場,有巨大的潛力可以發展;三、醫療服務行業也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四、金融服務行業;第五個是新能源。
上海證券報:你如何看待國內的機會和挑戰?
何欣:在國外,基金之間的競爭很激烈。從競爭的角度來說,中國比成熟的市場要少很多。另外就是國內市場的進入成本比國外低很多,中國的成本只有國外的三分之一。而隨著中國經濟的起步,有很多機會,一個很小的公司可能會在某一個行業成為一個領頭羊。從這個方面來看,在中國不論是投資機會還是投資回報都比國外成熟市場具有優勢。
在挑戰方面,VC永遠的難點就是執行力。不管對投資者還是創業者來說,這都是一個永遠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