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溝通 共促物流商用車發展
2007-12-14 18: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天我很高興能參加這個調查表彰活動。這次調查活動的主題是 “讓廠商了解用戶,讓用戶告訴廠商”。我覺得這非常好。表面上看,這是物流用戶和商用車廠商之間的互動,但從最終的結果上看,卻是在促進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
因為從物流行業來看,近年來,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政府積極推動下,我國現代物流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最近剛剛召開的黨的十七大提出,要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國家 “十一五”規劃,確立了現代物流的產業地位。國務院在今年召開的全國服務工作會議上,也把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拓展生產型服務業,作為我國 “十一五”時期重大戰略和基本政策。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53.7萬億元,同比增長25.5%;物流業增加值完成11311億元,同比增長17.6%。物流需求規模擴大,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提到物流業,就不能不提到貨運。作為現代物流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構成因素,貨運的發展成為了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共完成貨運量161.8億噸,同比增長11.7%;完成貨運周轉量72742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6.4%;在前三季度完成的11311億元物流業增加值中,交通運輸業為8357億元,占到了72.7%。而在上半年完成的161.8億噸的貨運總量中,公路承擔的部分占到了50%以上。我國公路貨運量遙遙領先于鐵路、航空、水運等其他運輸方式的總和。
另外,根據交通部規劃,到2010年,我國公路總里程要達到210萬~230萬公里,全面建成 “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目前人口在20萬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連接率將達到90%,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5萬公里。隨著我國物流業的不斷發展、道路建設的不斷完善,我國的公路貨運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大。
作為公路貨運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卡車,也伴隨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從最初的簡單運輸工具演變成為如今越來越多樣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的物流裝備。它們以不同的性能特點被分別應用于港口、化工、大件、冷鏈、工程、快遞、干線運輸、城市配送等眾多物流專業領域。這些被賦予了更多物流概念和功能的專業化商用車,是我國物流產業升級和商用車制造水平提升的共同結晶,它改變了人們以往對卡車的認識。因此,我們將這些更加注重效率、強調物流專業性能的卡車稱為:物流商用車。
近年來,我國的物流商用車領域,在市場結構、產業結構等方面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各物流商用車制造企業在產品研發、制造工藝、銷售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銷售更是實現了平穩增長。可以說,現在是我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最好的時期。
但我們在肯定汽車,尤其是物流商用車產業對物流以及國民經濟貢獻的同時,也必須看到我們自身還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是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大廠和小廠、小廠和專業化廠、專業化廠與市場之間相互適應的關系;二是產品結構還不甚完善,隨著物流市場的發展,市場對物流商用車的要求越來越高,商用車也面臨著越來越細化的市場分工,市場對車輛品質以及專業化程度要求在提高;三是面臨市場調整,目前 “大物流”“聯合物流”正成為物流市場的一種趨勢,公鐵聯運、公海聯運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物流領域。四是面對新興市場的不斷興起,物流商用車企業還沒有充分重視起來。農業大規模集約化生產方式的擴大,為農村物流市場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但目前,適合這類市場的物流商用車還不多,還沒有完全普及。
物流行業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雖然短,但發展迅速,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巨大。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物流裝備產品的專業化程度也隨之提高,物流商用車就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種。近二十年來,物流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物流商用車是否也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而發展了呢?用戶是否認識到自己對車輛需求產生的變化?商用車廠商是否對物流行業用戶的這些需求做出回應?用戶與廠商之間的溝通是否通暢和充分……
根據我國物流商用車市場的實際狀況,我們開展了這次物流商用車用戶滿意度調查與表彰活動。這是國內首次面向物流行業用戶的物流商用車使用情況調查。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的舉辦,搜集并整理用戶對物流商用車的使用感受和建議,分析目前我國物流商用車市場的有益經驗和不足,并借此機會建立起用戶和相關廠家聯動的紐帶,促進供需雙方的交流與合作,使卡車廠家研發出更加適合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化物流商用車,最終促進我國物流產業進步與發展。
調查活動組委會通過報紙、網站、雜志、電子郵件等方式向廣大物流行業用戶發放調查問卷,并選取了國內一千家較具規模的物流企業作為定向調查對象。回復的調查問卷經過整理、統計、分析和總結,并配合抽樣電話回訪,得到了本次調查活動的結果。 (下轉6版)
(上接5版)
接下來,我把這次調查結果的主要內容向大家介紹一下:
本次調查活動歷時三個月,共回收問卷4279份,其中有效問卷2731份,只填寫了一部分調查內容的不完整問卷927份,非物流行業用戶或未按要求填寫的無效問卷621份。
共有2643家物流企業、629名物流行業個體經營者參與了本次調查,參與調查的車輛超過32萬輛。這些調查對象的分布區域覆蓋全國,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華東和華南地區,這兩個地區同時也是我國物流業最發達的地區。
據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行業用戶對中國重汽的信任程度最高;對東風股份公司、江鈴汽車公司和東風商用車公司的綜合滿意度最高;在外資品牌中,用戶對沃爾沃卡車的滿意度最高。同時,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包括:
1.我國物流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參加此次調查的物流企業平均每家企業擁有物流商用車約120輛,單個企業擁有物流商用車超過500輛的企業僅42家,占總調查企業數的1.6%。
2.我國物流企業的專業程度較差。有87.3%的被調查企業所提供的運輸服務在三種以上。但在提供港口和集裝箱運輸、危險品運輸和大件運輸的物流企業中,這一比例僅為9.6%。這說明這三個細分的運輸業務已經具備了較高的專業化程度,對運輸裝備的需求特點也較明確。
3. 因為產品信息獲取渠道狹窄,用戶在購車時選擇不充分。調查顯示,用戶在購車時,主要通過媒體廣告、文章報道和同行介紹這三種渠道進行預選擇,在后期的抽樣電話回訪調查中,有94%的用戶從未收到過由廠家或經銷商主動提供的相關產品介紹。這表明用戶在購車時的選擇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容易在購買后的使用和維護過程中發現不滿,從而降低滿意度。
4.加強物流行業的貨運安全防范控制意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用戶反映車橋出現故障的概率最高,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超載。為避免因車橋故障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財物損失,需要商用車廠家和廣大物流行業用戶共同提高對貨運安全的防范控制意識,促進物流行業健康發展。
5.物流商用車的維護專業化程度普遍較低。因為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問題,我國物流企業大都建有自營的修理廠(站),負責維修企業內部的全部車輛,部分修理廠還涉及對外經營。絕大部分個體司機都是在車輛出現了問題后才想到要去維修,一般是找熟人或就近解決。這種現象說明了物流商用車的維護服務較混亂,沒有得到用戶和廠家的充分重視。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沃爾沃卡車的用戶對沃爾沃卡車公司的售后服務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主要表現在沃爾沃卡車公司對每一輛卡車的跟蹤維護、定時提醒、專業技師上門維護。這一點值得其他的廠家參考和學習。
6.現行法規對城市物流用車定義不明,制約相關物流服務開展。在調查過程中,眾多從事快遞、城市配送的物流企業共同反映了一個問題:要從交通管理上區分 “客貨混裝”與“城市物流”之間的差異,呼吁廠家和政府有關部門為物流行業提供一種能夠在任何時間在城市里通行的物流專用車輛。目前大部分企業采用的是在輕(微)型客車的基礎上進行合法改裝 (如拆除后座以增大載貨空間),但車輛的使用效率仍然較低。
7.供求溝通不暢,用戶投訴無門。因為物流企業用戶規模普遍較小,與商用車廠商比起來差距懸殊,所以單憑單個企業的呼聲并不足以影響廠家。再加上物流企業自身車輛管理上的問題,所以調查中大部分用戶在車輛出現問題后都只能自行解決。物流行業用戶與廠商的溝通渠道嚴重受阻,更遑論與廠商共聚一堂,討論物流行業的需求和車輛的產品設計問題。這種供需雙方兩頭不見的狀況既不利于物流行業的發展,對商用車廠商來說也是一種沉重的隱性損失。
這次調查活動的報告就到這里,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后我們行業組織也好,媒體也好,包括車輛廠家和物流行業用戶,都要加強彼此的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我國物流商用車產品的進一步完善,為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