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衡水物流服務業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
2007-12-14 18: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衡水市物流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幾年以來,我市物流服務業有了較大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物流體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目前絕大部分生產生活資料已通過市場解決,逐步形成了以市場調節為主的運行機制,物流服務業市場主體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各種類型的企業也已經認識到了物流的重要性,脫離了計劃體制的束縛,走向市場經濟,建立起物流園、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在我市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站場為中心,以縣級站場為節點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各物流企業積極學習先進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提高自身的素質,進行現代物流業的探索,率先邁開步伐,已經初步形成一支社會化、專業化的產業隊伍,物流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二)物流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近年來,我市以京九、石德鐵路,衡德、石黃支線高速公路,及全市1136公里二級以上公路為重點,大力推進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05年末,全市通車里程5082公里,全市擁有貨運車輛8000輛,運載能力達5萬噸位。在工商部門注冊的物流企業達314家。2005年貨物周轉量總計34.4億噸公里。通訊事業方面,公用通信網的通信能力和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郵電通信網已經覆蓋全市所有城鎮,城鄉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02.2萬戶,網絡用戶達10.5萬。已具備提供現階段國民經濟信息化所需要的通信能力。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專用物流信息網絡開始在一些部門建立,一些長期困擾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近年我市物流企業成長迅速,我省唯一一家保稅倉庫即源祥保稅倉庫就座落在衡水,衡水市路北物流園區正在規劃設計中,衡水橡膠城物流中心初具雛形、衡水市祥運工貿物流中心投資1.2億元擴大配套設施,占地130畝的饒陽順幫物流中心正在加緊建設,投資5500萬元的安平絲網物流中心已投入使用。
(三)物流規模和總量不斷擴大。
近年來,物流服務業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和相關物流企業的不懈努力下,發展更加深人而務實。2005年全市物流總量比上年增長18.2%。據市統計局統計,2005年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518.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總產量347.46萬噸(不含紡織服裝等),煤炭汽油柴油等能源調入437.75萬噸,糧棉油總產量達336.74萬噸,蔬菜水果肉類總產量達605.97萬噸,木材采伐量3.6萬立方米,全年固定資產投資318.5億元,實現進出口7.72億美元。目前,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60多家,資產總計28億元,其中限額以上零售企業24家,資產總計7億元,06年全市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62.82億元。由于我市是農業大市,年需化肥、農藥、農用塑料薄膜等農業生產資料近100萬噸,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各類物流企業特別是民營物流企業快速成長,物流企業群體逐步形成,物流市場日趨成熟。目前我市公路貨物運輸已通往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專線運輸,聯網運營,企業效率明顯提高。從物流運行的角度看,物流業開始進入了—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四)我市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衡水化工、桃城橡膠、安平絲網、棗強玻璃鋼、冀州采暖鑄造、景縣橡塑制品、大營皮毛等特色產業;冀衡化學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含氯消毒劑生產商之一,產品銷往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衡水東風化工、京華化工生產的癸二酸產品占到了世界產量的50%以上,安平絲網產品占到世界產量的40%,實現產值達80億元;桃城橡膠是與川、滬并稱的我國三大工程橡膠生產基地,占據了全國市場份額的40%以上;棗強是我國著名的玻璃鋼產品生產基地,景縣被命名為全國橡塑制品生產基地,大營素有皮革之都的美稱,冀州是全國最大暖氣片鑄造基地。制酒、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金屬制品等傳統產業是我市的支柱產業。饒陽蔬菜、安平養豬、武強小食品、冀州周村辣椒等是我省及我國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饒陽蔬菜批發市場年交易額達20多億元,安平養豬廠年出欄生豬60多萬頭,武強小食品、周村辣椒銷往全國各地。我市是優質小麥、玉米生產基地,面業生產發展迅速,飼料工業快速成長,化肥企業煥發了新的生機。我市特色專業市場如醫藥市場、糧食市場、木材市場、古城燈具市場等,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和發展后勁。
二、我市物流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物流業雖然已經逐步擺脫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走上市場化的道路,但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由于我市物流業起步較晚,還沒有形成—個比較完整的體系,談不上什么規模效益和競爭優勢,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在物流合理化、專業化、現代化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相比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規劃
目前我市還沒有成型的城鄉物流發展規劃,更沒有與城市建設相協調、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物流基礎設施規劃。物流業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后,在資源配置、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現代化科技手段的使用等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在倉儲系統發展建設過程當中沒有按照未來的市場發展需求和市場環境狀況進行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造成以行政部門為系統建立的倉儲企業數量多、倉儲設備現代化水平低,倉儲條件差,區域布局和空間布局不合理,物流業的發展滯后使物流環節存在重復建設、物流資源浪費現象,使得商品呆滯時間過長,物流市場無序競爭。在運輸工具與運輸方式上,線路歷程還相對較少,密度低,現代化水平較差、抗自然災害能力弱。面對國外和先進地區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以及競爭的沖擊,我市物流業將處于不利的境地。
(二)物流管理體制尚需完善
我市的物流管理體制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即橫向分散、自成體系、政出多門,涉及發改、商務、交通、鐵路、工商、供銷等各個部門。造成行政管理體制不順。市場準入和監管機制不完善。各部門間的信息資源不能共享。而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和信息技術及網絡經濟下,這種體制不利于政府對現代物流業的統一規劃和管理,使涉及到多部門的物流網點布局、配送—體化等問題很難在短時期內解決。同時,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物流業以供需方的服務者的姿態出現,要求物流業能夠更快、更好地解決供與求在時間與空間上的矛盾,目前我市還沒有建立起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物流監測系統、物流信息發布系統等,以加快物流信息的傳遞,目前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制約著我市物流業走向合理化、現代化和專業化。
(三)我市物流服務業規模小,效率低。
由于沒有現代物流管理理念作指導,各企業都是為自身服務而營建,目前我市還沒有上規模的有形貨運市場,現代意義上的物流還沒有真正起步,加之物流企業規模小,信息不暢,技術含量低,設施設備落后,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不高,無法使物流企業達到經濟配送規模,絕大多數的配送中心大多只充當著倉庫或運輸中轉站的角色。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物流配送中心用于物流環節的運輸工具、承載設施和設備的標準和規范不統一,使得物流無效作業環節增加,人力資源浪 費巨大,影響了物流的效益、快速反應能力和競爭力。
(四)專業人才短缺是物流產業的發展的巨大障礙
國外物流企業的發展實踐表明,物流從業人員是否具有較高的物流知識和操作經驗,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國外的物流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物流教育系統,許多高校設置了與物流相關的課程,為物流行業培養并輸送了大批實用人才。我市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還相當落后,我市大中專院校中開設物流課程和專業的幾乎沒有,與物流相關的職業教育十分匱乏,通過委托培養方式培訓員工的物流企業也比較少,且培訓內容和方式也很不規范。加之業界長期存在的重商流輕物流的思想,把物流業看作是附屬行業,導致物流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
(五)政府缺位制約物流服務業發展,促進我市物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還不多。由于多年來形成的重生產輕流通的思想,使政府在促進物流服務業的發展中缺位,至今沒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出臺。由于物流服務業是一個新興行業,目前還處于成長期,如果沒有政府在規劃建設、土地、稅費、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勢必影響到物流服務業的發展。將影響到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