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國建筑鋼結構市場廣闊
2007-12-14 17: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華東地區鋼結構應用技術與發展推進會側記
“2008年,我國建筑鋼結構市場十分巨大,將拉動鋼結構用鋼需求,整個市場發展前景廣闊。”這是12月7日在滬上由上海市金屬結構行業協會、寶鋼集團寶鋼鋼構主辦,寶鋼產業大通鋼結構公司承辦的“華東地區鋼結構應用技術與發展推進會----上海世博會場館用鋼設計暨建設部高頻焊接H型鋼新標準貫標的專題會議”上傳遞的信息。
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鋼鐵工業首席分析師李世俊作《中國建筑用鋼的現狀與發展》,中國建筑鋼結構委員會、上海市金屬結構行業協會、寶鋼重大工程中心、上海勘察設計協會、上海建筑設計院、華東建筑設計院、國濟大學、寶鋼鋼構等專家作《國內最新建筑鋼結構工程項目用鋼信息及行業動態》、《上海世博會場館鋼結構用鋼設計及應用》、《建設部高頻焊接H鋼新標準貫標》等專題報告,對目前我國建筑鋼結構產業現狀和鋼結構用鋼及2008年鋼結構業對鋼材的需求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全面的探討和闡述,引起與會者的極大關注,特別是上海世博會場館鋼結構用鋼情況,吸引了眾多的鋼廠和鋼貿公司代表。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鋼鐵工業首席分析師李世俊在報告對我國目前建筑鋼結構產業狀況和鋼材需求作了詳盡的介紹,他指出中國鋼材消費的特點:建筑用鋼比例高。2005年,中國建筑用鋼消費1.73億噸,占鋼材消費50.5%。在中國建筑用鋼中:城鎮房屋用鋼占建筑用鋼76%。其中城鎮住宅 2005年消費6090萬噸,占建筑用鋼35%。預測2010年,我國建筑業鋼材需求預測2.2580億噸,占總需求的48.5%。
在建筑用鋼中,建筑鋼結構制造所消費的鋼材占很大比重,特別是我國正在積極推廣綠色環保型鋼結構住宅,對鋼材的需求十分巨大。 LIVINGSTEEL第二屆可持續住宅國際設計競賽優勝者名單于2007年9月在布魯塞爾正式宣布。中國項目的優勝者是以色列公司 DAVIDKNAFOTAGITKLIMOR,ARCHITECTSANDTOWNPLANNERS。獲獎住宅設計方案將會在2008年于中國武漢進行實地建設。隨著我國綠色環保型鋼結構住宅的推廣應用,住宅建筑鋼結構將得到快速發展,對拓展鋼結構用鋼市場帶來極大的推動效應。
2008年,國內建筑鋼結構用鋼市場廣闊,還體現在:
一是鋼結構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鋼構市場迅速增大,對鋼結構用鋼需求日趨增長。目前,我國鋼構市場主要分布在冶金、電力、化工、道橋、海洋工程、房屋建筑、大型場館、民用住宅、機械裝備和家居用品等領域。鋼構產業正在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年鋼結構加工100多萬噸,到 2005年全國鋼構總量達到1000萬噸左右,增長了10倍;鋼結構房屋,從90年代300萬M2,發展到目前的年平均2400萬M2,增長了8倍。從現在到2020年我國鋼構總量將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長。如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共建164個原油儲罐,約需鋼材32萬噸,包括高強度鋼板約13萬噸。其中104個儲罐采用國產鋼材,包括高強度鋼板8萬噸,為工程建設節省大量資金;這些鋼材主要由武鋼、舞鋼、寶鋼、鞍鋼、濟鋼等鋼鐵企業提供,其中武鋼供貨量最大。
二是全國的“節能減排”工作的全面推進,節能、環保、綠色的鋼構大有用武之地,拉動綠色鋼材的需求。2008年,我國的“節能減排”繼續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工作,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基本國策,因而具有節能、環保、綠色優勢的鋼結構被市場看好。如在上海世博會場館設計和建設中,突出節能、環保、綠色理念,世博會主題館是展示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和凸現大型事件的展覽場所。世博會期間將結合世博軸北端的慶典廣場舉辦世博會開、閉幕式等大型活動。世博會后主題館將綜合利用為展覽建筑群體。主題館作為永久保留場館建筑,地上建筑面積為8.0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為4.0萬平方米。在設計時充分考慮材料重復利用的特點,便于世博會結束展館拆除后的材料可重復利用,對小跨度的門式剛架,鋼柱采用等截面剛接柱腳,雖然基礎面積會有所增大,但為鋼材的再利用創造了條件。鋼結構主要構件的材料以Q345B材質的鋼材為主,有輕型高頻焊接H型鋼等,主要是減少結構構件斷面尺寸,同時也為材料回收創造有利條件。屋面檁條體系選型上,檁條布置結合建筑屋面造型,一端連接于立體桁架上弦桿,另一端連接于立體桁架下弦桿,內跨檁條采用H型鋼。
三是建筑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是推動鋼鐵產品升級換代的強大動力,也是支撐鋼結構用鋼市場趨好的內在動力。2008年,我國建筑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將掀起新一輪高潮,調整的目標一為鋼結構比例提高;二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高強度級別鋼筋比例提高;三為節能型建筑比例提高,從而對建筑鋼結構用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強度,輕型化、耐腐蝕的鋼材的需求將明顯增大,而目前這類鋼材還不多。據統計顯示,2006年,我國建筑用長材,線材為4651 萬噸,占總量的32%;鋼筋為8792萬噸,占67%,H型鋼為975萬噸,占7%。而2006年全國的鋼筋產量中,Ⅰ級鋼筋為729萬噸,占 23.4%;Ⅱ級鋼筋為5983萬噸,占68.1%;Ⅲ級鋼筋為2005萬噸,占23.4%;Ⅳ級鋼筋25萬噸,占0.3%。可見,目前國內的高強度Ⅲ 級、Ⅳ級鋼筋的產量和應用量都不多,而大量生產和應用的是Ⅰ級、Ⅱ級鋼筋。隨著國內的建筑業結構調整和新技術推廣應用,今后的高強度級別的鋼材需求量將會不斷增加,2008年,Ⅲ級級鋼筋市場看好,價格堅挺。
四是我國鋼結構產業快速發展,促進鋼結構用鋼市場穩健發展。在我國,鋼構制造業是一個新興產業。鋼構產業的發展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關聯度很大,1996年,我國鋼產量越過1億噸大關,隨著我國鋼鐵產量的迅速增加,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出現,為鋼構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我國鋼構企業主要分布在上海、蘇杭、天津、粵閩和北京等五大地區。近年來鋼構企業開始跨區域、大規模擴張。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具有市場準入條件的鋼構企業在1000家以上,有影響力的在100家以上,年產值約500-600億元。但是,多數鋼構企業的資金積累大多流向產能、規模、區域擴張、而沒有投入到技術、工藝、設備、材料的研發,真正形成研發、設計、制造、施工的一條龍服務的企業為數并不多。2008年,這種狀況也將得到改善,鋼結構產業向更高更強的方向發展,鋼結構制造業對鋼材的需求在量和質上都將進一步提高。
業內人士認為,2008年乃至2010年,我國的鋼結構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鋼結構用鋼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建筑鋼結構用材只占鋼材產量的1.5%左右。國家“十一五”期間建筑鋼結構的發展目標是:爭取達到每年建筑鋼結構用鋼材占全國鋼材總產量的3%。2015年建筑鋼結構的發展目標是:爭取每年全國建筑鋼結構的用鋼量達到鋼材總產量的6%。專家預測,隨著鋼構產業的技術瓶頸不斷突破,我國建筑鋼結構的遠期規模至少能到3000億元。
2008年,將迎來鋼結構市場的春天,同時也是鋼結構用鋼市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