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蘇州海關:打造信息平臺 實現快速通關

2007-11-7 15:2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全球都進入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很多的大型企業都用信息化提高自己的管理。在這種反動力的促使下,對企業實行監管的蘇州海關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蘇州海關以創新為動力,探索海關管理模式,以實際行為來達到與時代步伐的吻合。 
  2005年,蘇州海關推出的全國第一家聯網監管區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以速度來辦事,解決了企業進出關難的瓶頸問題。目前,該平臺已經有近60家企業納入該平臺進行統一管理,蘇州地區50%的加工貿易將通過這一平臺實現電子聯網監管。
  以信息圍網進行管理
  90年代末,蘇州地區的對外貿易加工是拉動國家經濟的主要地區之一。那時,政府對加工貿易的企業實行圈養管理,因此各方面投入都比較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圈養管理模式已經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這也使得蘇州海關貨物流通的程序、貨物吞吐量及貨物通關速度的必須發生改變,說到本質就是海關通關管理模式的根本改變。
  2001年,蘇州海關提出在吳江設立“聯網監管區”的構想,用“電子信息圍網”搭建一個區域性管理平臺,用信息化的手段來管理企業的進出口,目的是為了實現海關對加工貿易實行區域化管理和網絡化管理的整合,激發兩項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吸引加工貿易企業前來投資,并為之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南京海關副關長兼蘇州海關關長柏華冰說:“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我們把吳江聯網監管區看作是蘇州海關系統加工貿易監管改革的‘試驗田’,目的是為有朝一日走出‘區’域,突破‘區’界,發揮信息化管理的集群效能投石問路。”
  只是短短幾年時間,蘇州海關已將吳江聯網監管平臺試點的成果擴大到蘇州海關轄區,蘇州海關區域信息化管理平臺初步成形。
  用同一種語言說話
  2005年一天的清晨,剛到辦公室的華映視訊(吳江)有限公司關務主管姚旭飛就得知,上午9點30分將抵達上海國際機場的一批液晶面板型號有變。姚旭飛通過吳江海關聯網監管區信息管理平臺發送了E賬冊變更申請,5分鐘后吳江海關聯網監管區業務科科員郝思歡收到了電子申請并完成了E賬冊變更審批,電子數據隨即上傳全國聯網的海關信息化管理系統。9點30分,這批貨物抵港并順利轉關至吳江海關直通式監管點,下午4點30分已進入企業生產線。姚小姐感慨地說,“不僅是速度快了,而且限制少了,手續減了,成本降了。
  神州數碼對企業和海關進行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后,推出了聯網監管區信息管理平臺。在信息管理平臺上用料號作為商品管理的基本單元,從而用“同一種語言”完成了關企之間的無障礙溝通。
  柏關長對“同一種語言”的解釋是,報關或備案時關務人員不用每次把成百上千的料號歸并成若干品名,只需依照事先確定的歸并關系,從企業內部ERP系統里采集數據,由計算機自動完成歸并,生成報關單,從而在大大減輕工作量的同時,也盡可能避免了人工錄入導致的主觀隨意性和人為錯誤,使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這一平臺與企業聯網后,海關可以在網上快速地受理、審批加工貿易企業備案和核銷的申請,不僅手續簡化了,而且人力、物力資源也得到了節約。海關還可以通過平臺了解企業的進出口動態信息,掌握企業的實際生產能力,有效化解了各類監管風險。
  通過聯網監管,海關的監管工作實現了“前推后移”,而不是局限在通關點上。一方面,通過聯網,海關可以實時了解物流企業倉儲貨物的進出,另一方面,貨物進出中心還可以分批進行、事后報關。通過海關與入駐中心企業的數據交換,不僅可以實現有效監管、實時監管,而且可以實現良性互動、提高通關速度。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