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運輸壓力 山西省公路建設須加速
2007-11-6 18: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山西省資源豐富,是全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作為能源外調大省,山西省公路運輸對國民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近年來,山西省交通運輸業取得了長足進展,但通達深度不夠,路網平均技術等級不高,通行能力較低等問題仍然制約著交通運輸業的健康發展。
記者昨日從山西省統計局了解到,目前,隨著公路質量提高,路網逐漸形成,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笆濉睍r期,一個以太原為中心、輻射全省市縣、南通中原、北出長城、東聯京冀、西達秦蜀的高速公路網初具規模,在此基礎上,2006年路網密度進一步加大,全省有97.63%的行政村通了公路,有80.47%的行政村通了油路。
但是,在山西省交通運輸業取得較大發展的同時,仍然面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是車輛的迅速擴張,特別是民用車輛的數量大幅增長,使得山西省公路承載壓力進一步加大。盡管近年來山西省高等級公路里程增長較快,但在整個公路網中所占比例仍較低。截至2006年底,二級以上等級公路占總里程的13.1%,三級公路占13.8%,而四級及等外公路占73.1%,全路網平均網等級不到3級。從路面構成來看,目前山西省有鋪裝的路面僅占34.9%,簡易鋪裝路面占27.2%,未鋪裝路面高達37.9%。從路網功能來看,因高速公路尚未成網,運輸主通道作用不能充分發揮,而一般干線公路網作為運輸通道和集散道路的連接層,其骨架路段等級不高,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有關專家認為,山西省公路網雖然發展較快,但并不平衡,在布局上中部腹地較為完善配套,晉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區還比較落后。2006年,運城市和晉中市不包括村道的公路密度已達到62.5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53.77公里/百平方公里,而呂梁市僅為31.91公里/百平方公里。一些城市過境路段和交通流量大、超載嚴重的路段由于養護費用不足,破損路段不能及時得到改造,成為“瓶頸”。
統計資料顯示,山西省公路基礎設施雖然供給能力明顯提高,但與廣東、江蘇等東南部發達省份相比,公路網整體發展水平包括高速公路里程、公路網面積密度、高等級公路所占比重等指標還有一定差距。從公路交通在山西省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及今后應發揮的作用來看,公路網規模仍較小,路網密度還偏低。特別是山西省作為特殊的資源型經濟省份,運輸強度歷來較高,礦產資源的開采加工、礦產品的流通及豐富的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等均需要公路建設先行。因此,全省公路在數量上、尤其在質量上都要有較大發展,才能更好地支撐、保障經濟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