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政府召開煙臺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新聞發布會,市政府秘書長尹國文在會上做了情況說明。
功能疊加 入區即退稅
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是指在以前只有加工貿易及為區內加工貿易企業服務的倉儲運輸業的基礎上,增加保稅倉儲、物流、設計研發等功能。也就是說出口加工區疊加了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政策和功能。
據了解,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由海關按照“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入區退稅”的監管原則,實行全封閉化、信息化、制約化監管。將允許國際貿易、國際采購、國際配送、綜合物流、從事保稅物流業務及檢測、維修、設計研發等企業進區經營,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國外貨物入區保稅;貨物出區進入國內銷售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并按貨物實際狀態征稅;國內貨物入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區內企業之間交易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
拓展保稅物流四大優勢
拉動港口快速發展。港口城市的國際化,首先取決于港口的國際化。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實行區港聯動后,可將所有手續并為一道手續,大大節約時間和成本。同時,吸引跨國物流公司入區經營,給港口的發展增添新的生機和活力,實現發展的雙贏、多贏。
拉動IT企業發展。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后,將有力地支持和保證煙臺市和周邊城市內外加工貿易企業組織“零庫存”生產。我市目前投產的外國投資企業已達3300多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高新技術企業,大部分又是采用“零庫存”生產和國內原材料替代,對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需求很大。拓展保稅物流可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需求,降低生產、運輸成本,實現投資利潤回報的最大化。同時,進一步優化我市投資環境,增加高科技、高附加值企業產品、現代物流企業入駐煙臺的吸引力。
拉長產業鏈條。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后,區內企業不僅可從事加工貿易。還可以開展售后服務、保稅物流、配送、采購等多元化經營,進而激活企業每個生產經營環節,進一步拉長企業產業鏈條。隨著區內檢測、維修、研發設計等業務得以開展,將吸引一批核心技術和“總部經濟”向區內轉移,促進和帶動出口加工區和全市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就我市而言,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惠及本地,而且也可輻射全省乃至環渤海地區,形成較強的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整體互動效應,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
全面提升國際貿易水平。由于實行“境內關外”的管理模式,進入保稅物流倉庫的進口貨物按實際交易情況繳納關稅、增值稅,可為經營企業節省大量的流動資金;辦理進口商品企業可在保稅倉庫內看樣訂購貨物,可有效的規避貿易風險。同時,保稅倉庫還具有國際商品展示功能,需求企業不用出境,就能訂購所需商品,使保稅倉庫成為“永不閉幕的國際交易會”。
提升出口產品競爭力
國家批準煙臺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試點對進一步擴大我市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利于國際資本、信息、技術等要素向本地區延伸和輻射,也有利于我市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升我市出口產品競爭力,并進一步提高煙臺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對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
我市也將全面借助這一后發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早日啟動運作,形成良好的運作形象,并以此為龍頭,努力構建帶動本地、拉動周邊的保稅物流網絡,使其在我市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