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將重塑供應鏈管理和零售業
2007-1-15 11:1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市場分析公司ABI Research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2005年全球RFID讀碼器和讀碼器模塊出貸量超過3.5萬臺,2006年第一季度比2005年第一季度增長14% 左右。該公司進行的另外一項調查顯示,RFID產業的整合趨勢正在進一步加強,顯示標準化程度也在上升,從另一側面反映出RFID正在由一種概念化的技術轉變為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
RFID技術的核心部分是一個“智能芯片”,為一個集成在體積極小的商品標簽中,并帶有微型天線的芯片,該芯片一般是通過接收讀碼器(Reader)發射的RF調制信號, 再將電子產品代碼(EPC)傳輸到RFID讀碼器,再經由特殊軟件將新接收數據和已經儲存的數據進行比較,從而實現更高效、更準確地進行物資和商品管理, 可以廣泛應用在供應鏈管理、購物、倉儲、運輸和安全等領域。
一作為一種新興技術,為產業能夠接受必須要滿足幾個基本條件:一是源于產業發展的需要, 能夠對產業發展帶來很大推動;二是技術本身成熟、可靠和易用,能夠為產業鏈上各個環節所接受;三是與傳統技術相比,不能給客戶帶來更多的成本負擔。就RFID技術而言,雖然市場已經起步,但的確還需要在優化產品設計、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和促進標準化等方面努力。
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亞太區信號路經產品市場總監吳渭強先生認為,除了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應用之外,自動保安系統極有可能是最適合采用射頻識別技術的重要產品之一。由于保安設備的射頻識別系統對性能及可靠性的要求遠遠高于其他系統,因此閱讀器及標簽必須采用高性能的模擬元件。美國國家半導體是公認的先進模擬技術開發商,所推出的高效射頻識別芯片產品一直在市場上居領導地位。
歐姆龍(Omron)公司是早期進入RFID市場的廠商之一, 該公司是少數幾家可以同時提供讀碼器和電子標簽(Tag)的廠商,該公司認為,在某些應用中,讀碼器和電子標簽之間的距離較大,來自其他標簽或者其他噪聲源的干擾較多,要保持系統較高的可靠性,需要在讀碼器和電子標簽之間保證信號傳輸的質量,以便達到較高的讀碼率(HitRate)。為監測讀碼器和電子標簽之間信號隨時間的改變,該公司在兩者之間設置一天線, 采用Tektronix公司的實時頻譜分析儀(RTSA)分析噪聲和有效信號。
目前在發達國家和地區,RFID已經在訪問控制、身份識別、貨物完整性、防盜以及軍事上得到應用,一些零售業巨頭也為了提高運營效率對RFID表現出濃厚興趣。國內RFID技術的發展雖然不如發達國家和地區,但相關的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都在積極推進RFID的標準化和技術開發,已經有許多產品進入商用階段,這項技術的普及將對整個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轉載自:電子產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