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對蝦出口內外受阻商檢機制亟待改革

2007-11-5 12: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回首今年6月底對蝦出口遭遇了美國實施嚴格的自動查驗措施,給我國的對蝦產業鏈造成損失達到了20億元。對蝦出口企業和養殖戶均遭到了沉重的打擊。    據悉:從此中國進入美國境內的蝦產品被扣留數月,企業不但要支付高額的檢驗費、倉儲費等費用,使得每柜蝦產品的成本增加超過1萬美元以上。眾所周知的是對蝦出口一般先經過國內的商(質)檢部門的檢驗檢疫通過后再進入進口國家的檢驗檢疫程序。但鮮為人知就是對蝦出口受阻以后,我國有關商(質)檢部門檢測方法和速度顯得較為滯遲,其檢測機制的弊端逐漸浮出水面。據知情人士透露:出口受阻以后,企業送檢的出口對蝦在國內經歷的檢測的時間往往比在國外檢測的時間要長并因此在國內就人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F存的檢測機制的弊端分析有如下的原因:檢測手段和程序老化;各部門的信息不通靈欠透明;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不足等等。  
  由于對蝦出口在檢測程序上內外的受阻,對蝦產業鏈上的流通周期大大增加,是正常出口時期的3-4倍。近年來由于我國對蝦均以30%的產量遞增,這便使得在7、8、9月我國南美白對蝦上市峰期時加工企業的冷庫貯藏對蝦積壓,加工企業無力收購;對蝦中間流通商的資金不得回籠;養殖戶除了低于成本價出售對蝦還有忍受賣蝦被打白條的遭遇。  
  在8月底和9月初我國已有兩家對蝦出口企業已成功突破美國的封鎖,解除了自動檢查的措施,下一步也將有15-20家解除自動檢查的措施。隨著我國對蝦出口美國解禁的范圍加大,業內有關人士呼吁:檢測機制的改革勢在必行了,因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間尚短,在國際貿易中打交道的經驗不足。但是在經歷了每一次的壁壘,政府部門也應和企業一同去正視去應對才能得到提高。并且要變被動為主動,更不能去拖企業的后腿。每次主動應對的過程,不斷提高政府部門質量意識的過程。在此當中,有關部門也會學到了很多解決國際貿易爭端問題的知識和方法。在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逐步適應日益飛速發展的國際的貿易速度。把大量積壓在加工廠的對蝦存貨及時推向國際市場。  
  除了努力提高國際貿易的水平外,業內人士也大力呼吁政府必須要加大對蝦國內消費,并且是解決日益增長對蝦產量的主要手段。在這點上,國內外的經驗均有借鑒:在泰國,早在幾個月前就出臺了5項防止蝦價下跌的措施,包括1、要求主要生產原料公會下調原料價格;2、要求加工廠維持原訂的收購價;3、利用高速公路休憩站的空地,讓蝦農臨時擺攤促銷蝦只;4、積極宣傳商業部舉辦的蝦只藍旗價格盛會,以吸引民眾多購買蝦只;5、要求國家旅游局合作,聯絡名勝旅游點里的酒店,舉行“蝦肉美食盛會”等旅游促銷活動。  
  前國內市場之所以沒有得到充分的拓展,其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對蝦產品的消費是以自然消費為主,缺乏導消費的力度,對蝦產品的銷售也是以自然銷售為主,缺乏市場引導推動的力度。水產品加工企業,可從營養保健的角度挖掘對蝦所具有的營養保健價值的新內涵,將產品的國際賣點引入國內,借鑒蒙牛開發中國奶市場的成功經驗(倡導“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使牛奶走向億萬家庭)。預計我國今年的對蝦產量(養殖和捕撈)可達130萬噸,我國人口13億,就算我國對蝦全部在國內消費的話,每人每年平均的消費量也只有1公斤,而早在幾年前,西歐的人均年消費對蝦量是4公斤,美國是1.4公斤,而近年來兩地消費量均有大幅增長(經考證:06年美國人均年消費對蝦量為2公斤。故認真調查研究國內市場的現狀和特點,有針對性做好極具傳播價值的營銷策劃,在肉價大幅上漲時候,正是最好的契機,也是切實可行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