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wǎng)!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shù)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jīng)濟形勢分析

化解中歐經(jīng)濟之困

2007-11-29 14: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應中國人民銀行邀請,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首相兼財政大臣容克與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里謝和歐盟委員會經(jīng)濟與貨幣事務委員阿爾穆尼亞一行于11月27-29日訪問北京,與中方就中歐經(jīng)濟金融合作深入交換意見。
  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最大技術引進來源地和重要外資來源。 
 
 
 
中歐在經(jīng)濟領域的很多問題都需要對話,將貿易差額轉化為提高歐元國際貨幣地位契機就是其中之一。對華貿易逆差在歐盟是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按照中方統(tǒng)計,今年1-10月,中國對歐盟25國貿易順差1088億美元,剔除對未加入歐元區(qū)的英國的196億美元順差,對歐元區(qū)貨物貿易順差為893億美元(因四舍五入,故這三個數(shù)字相減略有出入)。向來相對溫和的曼德爾森突然強硬宣稱歐盟無法繼續(xù)忍受對華貿易赤字,聲稱歐盟對華貿易逆差每小時遞增1500萬歐元,中國如不控制出口,他就會采取報復措施。
  究其根源,中歐貿易失衡不過是雙方儲蓄—投資失衡的表現(xiàn)而已,需要中歐雙方努力才能化解。如何化解?讓我們將眼光投向作為國際貨幣的歐元和美元。眾所周知,取得國際貨幣地位能夠為該種貨幣發(fā)行國帶來鑄幣稅等多方面利益。在中美經(jīng)貿關系中,中國對美大量出口、出口收入換取美元資產,這種分工格局給美國帶來了廉價進口商品和低息融資雙重收益。與此相應,一個美元占壓倒性統(tǒng)治地位的國際貨幣體系讓中國和歐盟都付出了額外的代價,改進這種國際貨幣體系是中歐雙方利益之所在。就長期而言,中國必須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但在中短期內,幫助歐元增強其國際貨幣地位是更為現(xiàn)實的方案。
  國際貨幣地位體現(xiàn)在三方面:作為其他國家貨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的錨貨幣、作為國際貨物服務貿易中的計價結算貨幣、作為一國官方儲備貨幣;中歐若要討論增強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也就是從這三個方面展開。我們的匯率形成機制中已經(jīng)將歐元納入了自己的貨幣籃子,在將歐元作為國際貿易計價結算貨幣、作為官方儲備貨幣兩個方面,雙方加強協(xié)作的空間還很大。在貿易計價結算方面,歐元區(qū)從區(qū)外進口中用歐元計價結算的比例不過1/3左右,特別是貨物進口中用歐元計價結算的比例近年來呈下降趨勢,而中國對歐元區(qū)出口中又壓倒多數(shù)是以美元計價結算,令我國出口商在當前的美元疲軟中損失不少。
  在儲備資產幣種構成方面,為規(guī)避風險,中國有著強烈的動機希望削減美元資產在外匯儲備中所占比重,相應提高歐元資產所占比重。成思危主張中國轉換外匯儲備幣種結構的言論不止一次引起國際外匯市場美元暴跌的“成思危效應”能夠出現(xiàn),實屬必然。如果中歐雙方能夠合作推進中歐貿易中歐元計價結算,并將中國對歐貿易順差盡可能多地轉化為歐元資產,就是雙贏。
  如中國若要增持歐元資產,最大的障礙除了歐洲證券市場的深度和廣度總體上長期不如美國證券市場之外,恐怕就是歐盟一些國家對中國投資、特別是對主權財富基金態(tài)度過分嚴厲了。而要提高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增加對歐元的需求,在短期內有助長歐元匯率之效,會加重歐元區(qū)某些苦于匯率高漲的產業(yè)部門的壓力。但既然有如此突出的潛在利益,雙方又何妨一試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