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塑料制品出口增幅初現回落
2007-11-28 12: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1月23日,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會長李國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國內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以及國際貿易壁壘的影響,從7月份至今,國內塑料制品的出口首次出現大幅下降。而同時進口數量出現增長。李國俊認為,塑料行業對外貿易結構出現的這種變化,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減少貿易摩擦,改變國內塑料企業只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現狀。 最新的海關統計數據也印證了李國俊的分析。今年1-10月,我國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增長6.1%。而塑料制品出口數量的增幅卻從去年同期的8.9%下降至5.2%,下降了3.7個百分點。
據李國俊介紹,長期以來,加工貿易在我國外貿經濟中占據相當比例,但卻一直是充當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角色,同時還容易招致國外反傾銷。塑料制品也不例外。從去年開始,國家調整了外貿政策,對塑料制品出口從鼓勵變成限制。從2006年9月15日國家將塑料制品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今年7月1日又將出口退稅率下調至5%。7月23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又將塑料制品列入新增加工貿易限制類出口目錄,新增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共計1853個10位商品稅號,其中塑料原料及制品的稅號150個。特別是出口退稅率下調以來,不少塑料制品企業因退稅大幅降低而減少了相關商品的出口,國內塑料制品的出口量一下子就降下來,而進口量則相應增加。
據專家介紹,塑料制品一直是我國出口強勢產品。2001年至今,我國塑料制品出口年均增幅超過13%,出口額年均增幅超過25%。但這種以加工方式為主的低級貿易出口,實際上是企業靠拼資源、拼勞動力換取低廉的加工費,于塑料行業結構調整毫無益處。巨大的出口額和貿易順差,并不能掩蓋以量取勝和以低端、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品出口為主的現實。目前國內擁有塑料加工企業9萬家,而規模以上塑料制品企業只有9000家。
李國俊說,隨著國家外貿政策的調整,目前國內塑料制品企業被迫真正開始了產品的升級換代和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