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張漢林:汽車后市場利潤不會像西方那么高

2007-11-26 13: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張漢林: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早上好!很高興參加這個論壇。我不是專門研究汽車營銷的專家,但是我想從幾個視角跟大家預測和分析一下未來中國汽車服務市場的發展。大家都知道,在6年前,我們分析中國的汽車產業,幾乎沒有一個人會想到中國的汽車產業在6天以后會變得如此強大,中國的汽車產業的發展會如此迅速。
  就像6年前,也沒有任何人能預測到中國的經濟增長會如此之快,中國似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世界強大的經濟大國。
  這些東西,幾乎是創造了神話,但是不是真的是創造了神話呢?我想從幾個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2001年以前,國內的分析報告和國外的分析報告都預測人民幣貶值,但是人民幣卻在升值,昨天已經到了1:7.41。從1925年7月1號的8.28到今天的7.4。中國的進口沒有想到會維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誰也沒有想到中國的出口增長會維持6年的平均25.3%。
  大家可以看到,中國國內汽車銷量的增長,01-06年的增長速度。在這個問題上,可能我們要重新思考中國的經濟增長和發展到底是在什么樣的視角下發展。中國的發展是不是一定要跟隨發達國家走過的路?我想可能不完全是。因為很簡單,中國05年貿易增長和經濟增長所取得的成績在世界經濟的發展歷史中找不到。在貿易發展史上也找不到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可以連續6年達到25%的增長。
  中國的出口今年有可能要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進口絕對超過德國,世界第二。而中國的經濟無論如何在今年也要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去年我們的GDP規模是21萬億人民幣,今年速度至少維持在11.5%,甚至在12%。我們分析了一下1-10月份全國各個地方的經濟增長速度都在12%以上,但是國家統計總局得出的數據是11.5%,我想,這個數據顯然是低估的,我們判斷最少13%左右。如果這樣去計算,中國今年的GDP規模大致應該是23.5-24萬億人民幣。如果這樣計算,今年肯定要超過德國。
  誰會想到在加入WTO以后,在6年后的今天,中國的經濟規模會超過德國。而且我斗膽預測,在8年以后,中國的經濟規模會超過日本。也許在15年前,我們這樣預測的話,大家肯定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這些神話不都實現了嗎?
  中國今年上網的用戶估計要達到兩億。在6年前,誰也不會想到。誰會想到中國的手機用戶今年達到五億?固定電話達到四億。中國也創造了IT的神話。如果按照人均GDP、人均收入計算,按照世界國家發展的周期,中國都不可能實現,但是中國都實現了!加入WTO以后中國移動通信對中國的影響,都不敢相信,移動現在成為全世界擁有用戶最多的公司,這是歐洲20多個國家的人口的總和加在一起都沒有這么多。
  若干年前,我們做的預測只是方向對了,沒想到速度這么快。我在中美集團給他們講課,我說中美集團的發展將會到達發展的春天。他們說不可能。結果現在來看,是不是這樣?你看看我們國家經貿委,包括中方協會自己的預測,中國加入WTO,人們說鋼鐵業要完蛋了。我們沒有完蛋,增長速度20%以上,太可怕了!今天的產量5.5億,明年絕對要突破6.5億。太可怕了!真正要用“可怕”來衡量!誰敢相信,全球只增長5%-8%,而我們卻增長60%。
  所以,在這一點上,可能我們要回過頭來看,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背景是什么?我就覺得很簡單,就是高度開放的中國經濟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全球配置資源,在全球配置市場,在全球尋求生產要素,來推動經濟增長。加上黨的堅強領導。的的確確,中國的經濟增長回顧這幾年走過的路,誰都想不到。我們現在的出口量這么大,為什么?美元在貶值。昨天的油價已經接近100美元/桶。我想,油價上漲也是誰都沒有想到。
  我們現在分析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我為什么先講幾個大背景,我的感受。中國實現了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增長,全世界都不敢想象中國會發展如此之快,更不用說最近半年來發瘋的股市,中國人似乎一夜之間富裕了,這也讓人想不到。到底是熱錢還是中國的老百姓本來就有這么多錢。你去看一看10月份的居民存款已經接近21萬億,跟經濟規模差不多了。所以大家要注意,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中國很多產業的發展模式跟其他國家地區不太一樣。所以,我們在分析現在所謂的競爭對手或者需求者、服務對象、消費者的時候,可能要有新的視角,否則誰會想到?
  再告訴大家一個很有意思的,中國電信的發展,也讓全世界目瞪口呆。比如短信,短信市場在歐美是發展不起來的,但是在中國卻很瘋狂,普通人一天不發幾十條短信感覺今天好像沒做什么事。十七大以前、十七大以后,各種各樣的手機短信的預測、各種分析、各種黃色幽默,老外理解不了,更不用說中國傳統的消費習慣親情,又加上中西什么節都過,整天都是快樂的節日,昨天是感恩節。你說,沒有感恩節短信也不可能發得這么快。
  所以,我在想,其實我們要看到中國的特質。我很贊同剛才薛旭秘書長講的,我在這里要跟大家講,十年前我在中央黨校跟省部級領導做報告的時候說中國已經具有了參與全球化競爭的能力,中國要融入到全球化競爭中去。第二天,中央黨校的一個老教授說我胡說八道,十年后,大家看中國是什么樣?
  的確,我們要看到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時代的最大特征就是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所以,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為什么要加入WTO,我當時做報告的時候也講過這個問題,很簡單,電話要從精英消費品變成大眾消費品,筆記本電腦大家想想,97、98年兩三萬塊錢一個還買不著,現在只有幾千塊錢了。不用說80年代的電腦和現在的電腦價格,不用說它的性能。我當時舉了很形象的例子,五、六年,七、八年前買電腦就像我們現在買彩電一樣,我們買數碼相機就像我們現在買黑白電視機一樣,現在農民、老百姓能夠用一兩千塊錢買一個很不錯的數碼相機,把農村小院拍成數碼相片。我指的是農民,如能夠連接上網,那我們的中國經濟就實現信息化了,就可以比較好地解決三農問題了。
  現在離那個雖然還有點遙遠,但是也差不多了,誰都沒有想到中國現在成為世界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市場、臺式機生產市場,既是最大的消費市場,又是最大的生產市場。所以,我們在研究歐美發達國家汽車所謂的后市場發展和汽車銷售服務發展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了中國和歐美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開始演變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生產市場和銷售市場,同步進行。就像剛才Andrew先生所說的,他來中國,英國才6千萬人,我們廣東就一個多億了,廣州的正常居住人口8千多萬,常住人口1個多億,流動人口2千多萬。這種市場狀況和格局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在這里想簡單跟大家說一下,在這樣高速的發展背景下,在座的一定要意識到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有幾個非常有意思的特點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第一,產量的高速增長讓全世界有一點目瞪口呆。中國的汽車產業真的值得我們反省,政府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產業政策是否對。入世以前我們一片暗淡看待汽車產業,一致要求過度保護。但是入世之后我們又如此開放,剛才Andrew先生說英國有60多個品牌,我現在都不知道中國有多少個品牌。這是一個正常產業發展的規律嗎?這是一個正常發展的狀態嗎?我覺得很值得深思。
  中國的汽車產量今年有可能達到850萬輛,明年很可能超過1000萬輛。2008年的確是中國全面彰顯自己國際競爭力的時代,恰恰碰到我們開奧運會。很有意思,很多國家和地區看來,奧運會的階段的確是國家經濟發展真的發展到標志性騰飛的階段。所以2006年中國的人均GDP超過了2000美元,今年我們要達到23萬億人民幣,我們是13億人口,大家一算就知道。用美元計算中國追趕世界,尤其追趕日本的速度和水平會更快。所以我在這里想跟大家說,汽車業一樣,以前誰敢想象,當時2005年取消汽車配額許可證,誰能想到中國能做到?結果不就取消了嗎?沒產生任何影響,因為我們用合資來取代過去的自主研發和發展。
  其實大家會發現,我們講很多經濟政策、貿易政策,要講到一個前提,要講到目的。講到汽車后市場也一樣,大家到底對汽車后市場采取什么態度?
  中國的汽車發展和歐美不會一樣,因為中國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中國的消費結構跟歐美發達國家不一樣。所以我們可能跟他們不完全一樣,怎么能夠實現汽車后市場的銷售利潤跟前端市場同歐美一樣達到所謂的7:3的比例呢?我不相信!你去問一下現在買汽車的人,有誰愿意支付如此高額的利潤到汽車后市場?不會!因為太簡單了,大家要看到,今后的汽車更新換代速度太快。他怎么可能花幾萬塊錢在后市場?除非是中高檔以上的轎車,尤其是30萬以上的高檔轎車,可能消費者還愿意拿出大量的錢到后面去。
  比如剛才Andrew先生介紹的,英國幾乎百分之百的人搞汽車信貸,但中國的汽車信貸才不到5%。為什么?那是英國,那是美國,美國87%,中國能達到嗎?我跟大家說,夠嗆!為什么?汽車信貸市場最初也是我們入世談判的一個焦點,汽車金融服務作為非金融機構管理不納入金融機構管理的架構,歐美發達國家認為這樣他就可以大舉進入了。雖然在中國最后還是要回到讓央行總行來批,但的確管理模式不太一樣。但即使這樣,大家看看中國有多少人真是用貸款買汽車?沒有多少。為什么?很簡單,國有銀行對汽車都給予了很大的期望值,因為歐美成熟的發達國家都是用貸款買汽車。但是中國沒有建立這樣的個人誠信體系,你怎么敢隨便跟中國的個人貸款買汽車?不敢!
  所以大家看到了,現在外資金融機構,我們在這方面也是完全做到了。中國有幾個沒想到,第一入世以后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尤其是外經貿,第二是誰也沒有想到中國的入世程度會如此落后。
  現在中國的出口這么快,尤其是紡織品服裝,01年出口才780億,到去年已經1400多億,五六年翻了一番。
  過去我們擔心跟歐美發達國家發生摩擦,現在不是了,我們現在是跟窮的國家發生摩擦。大家都出口到歐美。
  所以我在想,中國為什么在入世之前和之后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原因很簡單,就是過去,國內的媒體和學界都是看到我們到底有什么樣的政策,最后產生什么樣的結果,而不是看現在的結果到底是什么樣的政策造成的。
  汽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入世以后我們開放了,你看看,國內的汽車公司沒有一個不與國外合作的,因為這樣最賺錢。國內很多汽車專業在研究汽車業發展的時候都在講汽車的問題,但是這與我國的國情政體分不開,就是我們的稅制,我認為稅制是產生現在的格局很重要的原因。
  稅收強大的動力表現在支持地方政府不顧一切拼命引進。所以中國的大多數,比如舉一個例子,廣州也在創造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神話。大量的汽車生產線進來就有大量的利稅,地方政府就有強大的動力。所以,中國的很多產業生產能力之所以過剩,就是地方政府的原因。
  我展示一下未來,雖然前面講過去的發展歷程,但是要跟大家講未來更加美好。原因很簡單,我斗膽預測,明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想低于10都不可能。后年9%,再后年8%。2010年,鋼鐵能力會是10億噸,全世界鋼鐵生產大國全在降低生產能力,而中國卻在上升。中國的發展軌跡讓人很難想到,澳大利亞和巴西這兩個鐵礦石的主產國,居然生產能力都達不到2500萬噸,你看中國,沒有多少鐵礦石,反而大量進口。這兩年平均進口2億噸的鐵礦石,然后在國內生產鋼鐵。廣州沒有鐵礦石,卻生產了那么多鋼鐵,全是進口的。
  今天很遺憾沒有太多的時間跟大家講,我們計算鐵礦石平均價格,入世之前23美元/噸,到現在80美元/噸。澳大利亞跟美國關系那么好,他沒辦法,05年中國超過了美國,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對不起,美國,我不聽你的了,我必須跟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否則我的貿易發展不行。所以我們現在正在加快跟澳大利亞的貿易談判。
  反過來跟大家講,2002年開始,國內關于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03年我就斗膽說了幾句話,當時主管部門還不高興,但是去年請我跟所有部長以上的領導做報告,都承認我當時講的有道理。我說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還要外國承認?有的媒體就攻擊我。當然要外國承認啊。
  一萬億美元的進口量世界有幾個?我們跟日本的差別多大?而且今后的差距會進一步擴大。所以,過去很多人太低估了中國的市場潛力,太低估了中國的市場需求。我在這里不多講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
  其實大家所從事的行業真是我在十多年前鼓吹的,2005年出了第一本服務貿易的專著就在鼓吹中國要加快服務貿易的轉型。沒聽進去啊,現在意識到了。中國的經濟產業結構和全世界相比太糟糕了。大量的就業人口在農村,制造業占了整個經濟規模的49%,但是很遺憾,就業不到19%。所以中國面臨一個巨大的發展第三產業的潛力和規模。所以大家注意,歐美發達國家已經高度地服務化了,所以他們所謂的后汽車市場的發展的確相當成熟,但是在中國不會有這么大的利潤空間,不會有這么大的市場規模,但是整個市場的需求卻是很大的。所以,所謂的后汽車市場,我有三個基本認識:
  第一,要講誠信,F在買車的人最怕的就是,經銷商存在一兩天,過兩天不在了。能否持久地發展。
  第二,真正地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F在買車的人最怕的就是買了車之后服務糟糕,用不起。大家都知道,中國人很有意思,從來都不會去修車的,挺懶的,挺會享受的,尤其是現在出現了所謂的80化,新買車一族,更是不會修車的。跟國外有點不太一樣,所以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第三,中國是一個大家值得認真研究的,我經常講,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落后國家為一體的國家,既有先進的產業,既有極其暴富的群體,但是也有貧窮落后甚至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的落后山區。很難想象。但是大家也不要低估了,大概有一個億左右。我可以大膽地說,最少有一個億50萬以上存款的居民家庭。你算算中國轎車的保有量,我個人看到2010年不會是4000萬輛,最少是4500萬輛,未來的汽車市場規模相當大。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一定要做好服務加誠信,這是競爭的核心。
  當然,我也希望大家記住,我們現在的汽車分銷商,剛才薛旭秘書長講了,要高度重視網絡銷售,F在分銷渠道不能夠建立在歐美傳統架構下,中國的新的消費者有新的消費需求,首先在網上做各種比較,然后再做實際的現場調研和購買。所以,網絡銷售絕對不要低估。但是我很少看見比較好的經銷商網站。因為時間關系就不多講了,謝謝大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