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計重收費 高懸的“雙刃劍”

2007-11-25 15: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2003年以來,計重收費在全國各省迅速推廣。四個年頭已過,成效漸顯。就連以往超載的司機都拍手稱快, “再超載不劃算了,要不超大家都不超,才能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計重收費采取公平原則、以經濟杠桿為主要手段減輕了超限運輸對道路造成的破壞,減少了交通事故,為收費制度探索出新模式。
    但要徹底治理超載問題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計重收費以罰款為主要經濟制裁手段的新舉措卻忽視了物流企業和司機的生存空間,于是一些新的問題隨之不斷浮出水面。
計重收費牽出怪象一串司機逃費手段花樣百出
    湖北的一名收費人員向記者反映,有一次他發現連續兩輛空車總重偏輕,其中一輛居然比它行駛證上的自重還輕了5噸。他立即趕到收費現場,結果發現有一顆螺絲卡在磅稱內。挑出螺絲后,讓該車重新過磅,前后相差近5噸。據了解,像這樣故意造成稱重設備故障的情況時有發生。
    許多收費人員還反映,為了逃費,部分司機用盡各種花樣。有的貨車到收費站前就將拖掛車卸下,先下高速再上高速裝貨運走,且常在晚上進行,難以查獲。有的跑長途的車在貨運途中就與其他貨車調換通行卡,將車卡上信息變換為短途里程。還有司機人為制造堵車現象。如有的集中運貨或臨時組團的車隊,前邊的車繳費時說過秤不準,發現數據不一致后就與收費員爭執,后面車以排隊時間過長要求按5噸放行。
    甚至有的司機發現收費站人員較少時,會強行闖關卡不繳費,特別是超載較嚴重的車輛。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份,江蘇新沂南收費站就發生兩次換卡車輛得知將加收通行費,打電話找來一面包車人圍攻收費亭,強行將車開走,其中一次被路政公安人員截獲,但在暫扣的停車場又再次逃走。
    “有時對于貨主不太要求運送時間,且附加值不高的貨物,只要超載不嚴重,別被抓住罰款,走非收費公路反而劃算。”許多司機這樣說。
    根據他們的經驗,與收費公路相對應的有一條非收費公路與之相平行。由于在收費公路上實行計重收費,對載貨汽車實施計重收費、超限運輸部分實行加重收費、對惡意超限運輸車輛進行處罰的新收費方式。超限運輸車輛在利益的驅動下,將會避開收費站,繞道而行。這就使非收費公路,特別是技術等級比較低的縣鄉公路,路面壓力增大,維修成本不斷增加。
    有業內人士擔心,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很好的解決的話,大量貨車重返非收費公路,同時由于非收費公路本來路況就差,會導致縣鄉物流不暢。
    一些貨運企業希望管理部門能加強對不法經營企業的逃繳費行為的打擊力度,杜絕惡意逃費現象,給守法經營的物流企業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但問題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怪象層出原因何在貨運企業細說緣由
    國家每一次政策的出臺甚至行業的微調,都會對本就脆弱的公路貨運市場帶來極大震動,計重收費也不例外。
    “受高速公路計重收費以及油價上升影響,今年貨運成本大幅度上漲,總幅度達15%以上,而客戶價格即運費僅僅上漲了不足5%。”萬達物流老總魏集芳說,總落差造成公司的利潤率極低,且企業利潤大多讓利給司機,所以短期內難以消化這一重大政策帶來的影響。
    計重收費后雖然空車運價比過去少交30%~70%的通行費,但如果像重車去、空車回,只拉單程貨,企業的運輸總成本就更高了。過去1輛車通過超載可以運送的貨物,現在必須由1.5輛或2輛車來運輸,車輛、燃油、人員的成本都會有所增加。道路、燃油、車輛、司機勞動力是公路運輸生產運營的主要生產要素,車輛和司機勞動力等市場化要素價格變化微乎其微,公路運輸成本的所有變數又有哪一樣物流企業自己能主宰呢?萬達物流老總魏集芳這樣說。以合肥至沈陽為例,一輛核定載量為10噸的車,一趟過路費要4200元~4300元,油錢要4000多元,僅運費成本就要8000多元,這其中其他雜費都還沒算,假如只載了20噸的貨,每噸運費300元,跑一趟入不敷出。
    另外,一個進入門檻極低的公路運輸市場,公路運價惡性競爭,企業生存舉步維艱;物流市場魚龍混雜,無資質、無證件物流中介肆意 “炒貨”壓價,甚至人間蒸發。運價長期在低處徘徊,難以回歸到一個合理的價格上。這種現狀使得貨運企業不得不大量超載超限。于是,中國公路運輸進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而計重收費后,按照貨車的重量來收取通行費,則切斷貨運企業超限超載運輸的經濟鏈條,消除了超載超限所能帶來的利潤。
    計重收費后不超載走高速最劃算。超載30%以內也不會繳太多的費。若超載30%以上那就是超的越多罰的越多,就要仔細考慮了。不能超載了也就意味著利潤被切斷了。
    “不超載超限,物流公司就要賠錢;你超我不超,還是要賠。掙得就是超載后的利潤。現在不能通過超載掙錢了,就只好想其他方式來逃避收費了。”
    因此急于追回利潤的企業又想出了新花樣——逃費。逃費等屢次怪現象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行業應對計重收費目前缺乏十足信任
    許多司機一直對計重收費的繳費過程心存疑慮。由于原貨車采取分車型收費,司機便于驗算。貨車計重收費費率變為噸公里線性遞減,再加上超限加重收費標準,導致司機根本無法驗算,收費只以收費站的計算為準,實際收費過程中并不能保證駕駛員對它的信任。同時,同一車輛,同一貨源,行駛同一里程,同一噸位,在不同省份的收費卻不一樣,這也使司機們很疑惑。另外,廣大貨運企業反映較多的就是就是稱量準確性的問題。根據有關部門調研,目前已安裝的動態軸重稱量設備的典型誤差為5%,很多已安裝設備的測量誤差都大于這個數值。 “同一輛車,在不同的收費站稱重結果不一樣。”許多司機反映。測量誤差大引起車主較大的異議,甚至引起嚴重的暴力抗法事件。
    計重收費得到了貨運企業和司機的普遍理解,只是在具體執行中尚有一些亟待改進的地方。我們希望以上問題能得到解決,通過這一新政策使公路貨運市場早日走出困境,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