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鋼鐵行業面臨的市場形勢
2007-11-25 15: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由于國際、國內鋼材市場需求旺盛,我國鋼鐵行業繼續保持了生產增長、出口增加、經濟效益提高的良好運行態勢。但是下半年以來,由于國家不斷出臺預防經濟過熱的宏觀調控政策,鋼鐵企業盈利水平已明顯下降,特別是原燃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給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今后,鋼鐵行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將更加嚴峻,要保持全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盡快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目前鋼鐵行業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問題
1.原燃材料價格漲幅已高于鋼材價格漲幅
今年以來,受國內外市場需求增長的拉動,鋼材價格保持了總體上升的態勢,1~10月份鋼材平均價格指數為111.78點,比上年同期(104.88點)上升6.9點,上漲6.57%。其中,線材、螺紋鋼等長材價格上漲較多,平均上漲11.38%;板材中除中厚板、熱軋卷板價格波動較大外,其他品種相對平穩,價格指數平均上漲7.2%。但是,鋼鐵生產用鐵礦石、冶金焦、廢鋼等原燃材料價格的上漲幅度明顯高于鋼材。據大中型鋼鐵企業采購成本統計,1~9月份國產鐵精礦平均價格同比上漲了25.71%,9月份價格比年初上漲了49.01%;進口鐵礦石價格同比上漲18.55%,9月份價格比年初上漲27.33%;煤炭、冶金焦、廢鋼等價格也都大幅上漲。
特別是從第三季度以來,原燃材料價格呈現快速上漲之勢。目前,國產鐵精礦最高市場價格每噸已達1300多元,冶金焦價格最高每噸達1400多元,廢鋼價格每噸達2600元。
2.鋼鐵企業經濟效益同比增速和盈利水平呈現下降態勢
今年以來,隨著鋼材價格的逐步上升,鋼鐵企業經濟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且一直保持了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和實現利潤增幅大于產值增幅的良好運行質量,如1~9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增長35.1%,實現利稅增長54.1%,實現利潤同比增長69.5%。但是,由于原燃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國內鋼鐵企業不僅經濟效益的增長幅度逐月回落,盈利水平也呈現出下降態勢。
今后鋼鐵行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會更加嚴峻
隨著生產增長、出口減少,國內供需狀況會有所變化。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經濟建設目標,我國經濟增長將逐步由過快轉向平穩,靠固定資產投資和對外貿易增長拉動需求的勢頭也將得到控制,那么全社會對鋼材的需求增長也會相應減弱。近兩年來,國家采取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的作用在今年第三季度已開始顯現,如1~9月份我國GDP增長11.5%,比1~6月份回落了0.4個百分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4%,比1~6月份回落了0.3個百分點。特別是鋼鐵產品出口已逐月下降,如9月份坯材共出口479萬噸,比今年以來出口最高的4月份下降了40.35%,比8月份下降了16.26%。需求趨緩和出口減少將改變目前國內供需基本平衡的市場狀況,并逐步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
隨著國內鋼材價格提高和人民幣匯率上升,國內外鋼材價差逐漸縮小。近年來,國際鋼材市場價格一直在逐步走高,與國內鋼材價格保持了較大的價差,如去年大部分鋼材的國際市場價格每噸都高于國內1000元以上。
但是,今年的價差已明顯縮小,如目前國際市場螺紋鋼價格為每噸55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4100元左右,而國內市場價格已達4000元,個別地區達4300元,已超過國際市場價格。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也是不斷創出新高,相應縮小了國內外價差。所以,鋼材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已明顯減少。
原燃材料價格仍是上漲的趨勢,鋼鐵企業成本上升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我國要建設資源環保型社會,將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要逐步理順石油、電力等能源產品定價機制,提高對煤炭、鐵礦石等資源性產品的安全、環保等方面的成本性支出。如對礦山企業,國家應逐步制定提高礦產資源稅、設立安全環保基金和轉產自救基金等保護性政策。這些都將進一步提高或推動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從而推動鋼鐵生產成本上升。目前,國家在狠抓淘汰落后和節能減排工作,也需要企業增加投入,以采用新技術、改進設備來節能降耗,減少廢氣排放,肯定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和費用。成本和費用的不斷上升,必將影響企業效益的提高。
鋼鐵產業集中度較低,價格形成機制不規范,市場競爭秩序較為混亂,不利于鋼材市場的平穩運行。目前,我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就有幾千家,而大中型鋼鐵企業只有100家左右,大中型企業的產量只占全國產量的70%以上,且呈現逐年下降態勢。鋼材貿易和流通企業也是成千上萬,市場炒作現象非常普遍。加上大多數鋼鐵企業的產品直供、直銷比例較低,大部分產品都要通過貿易流通企業進行銷售,因此其對鋼材市場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市場竟爭無序現象較為明顯,市場價格頻繁波動,且容易出現大起大落,沖擊鋼鐵企業的正常經營。
鋼鐵行業必須盡快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
綜上所述,雖然鋼鐵行業面臨以上困難,但是我們還應樂觀地看到,我國經濟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市場需求仍是增長的。另外,我國鋼鐵企業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企業的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我們已經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只要我們抓住有利時機,及時轉變觀念,盡快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保持鋼鐵行業健康發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要轉變增長方式,應抓好以下幾點:
1.正確看待規模效益,有效控制鋼鐵產能。“十五”以來,我國鋼鐵生產得到快速發展,粗鋼年產量已由2000年的1.29億噸增加到了2006年的4.23億噸,平均年增長30%以上,今年預計將達4.8億噸以上。我國鋼產量占世界鋼產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15.4%上升到2006年的34.1%,今年1~9月份又上升到37%,比例進一步提高。這幾年,不僅大中型鋼鐵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地方中小企業也在蓬勃發展。雖然,鋼鐵產量增加、產能擴大主要是全球經濟增長和需求增加拉動,但過快的增長速度,不僅使國內市場供需平衡難以長期維持,而且我國鋼鐵產品出口過多,引起了大量國際貿易摩擦,更嚴重的是帶動了原燃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近幾年,進口鐵礦石價格和海運費價格的不斷上漲,給鋼鐵行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而今年第三季度以來的原燃材料價格上漲,更使鋼鐵企業難以承受。因此,鋼鐵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資源條件和市場空間,有效控制生產能力和規模,避免盲目擴張,以發揮真正的規模效益。
2.積極通過調整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近幾年,隨著鋼鐵企業設備更新、技術進步,我國的鋼鐵產品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板管帶比已從2000年的41.7%提高到了2006年49.4%,合金鋼和低合金鋼的比重由30.9%提高到了34.46%。
但總體上看,我國還是低附加值的鋼鐵產品偏多。雖然2006年我們實現了從凈進口國到凈出口國的轉變,但是目前我們每年還有大量的鋼材進口,如2006年我國進口鋼材1851萬噸,說明有些品種的鋼材還難以滿足國內用戶的需要。所以,在國內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的良好條件下,鋼鐵企業必須在挖掘市場、開發市場上下功夫,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企業產品結構,努力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提高企業整體效益。
3.大力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在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的條件下,成本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真正法寶,只有產品成本低,才能在市場中具有競爭優勢。今后,原燃材料價格、職工工資都將是繼續上漲的態勢,企業生產成本也將是逐步上升的。鋼鐵企業必須作好思想和行動上的準備,通過技術進步、加強管理等措施和途徑,努力改善技術經濟指標,大力降低產品成本和費用,真正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能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
4.規范企業銷售行為,逐步建立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市場經濟應是法制經濟,市場競爭也應是有序競爭。鋼鐵企業作為生產者,應發揮市場主導作用,通過完善企業內部定價機制,制定合理的銷售政策,與流通企業、用戶建立長期穩定的貿易合作關系等措施,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為鋼材市場平穩運行創造條件。
5.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這一點既需要鋼鐵企業認真落實,積極操作,更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具體實施。因為,近兩年地方中小企業的生產增速一直高于大中型企業,如2006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增長16.7%,而地方中小企業增長26.8%;今年1~9月份大中型企業粗鋼產量增長14.3%,而地方中小企業增長30.7%。目前,地方政府進一步擴大鋼鐵產能、增加鋼鐵投資的積極性仍然很高,給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節能降耗和提高產業集中度都帶來了一定困難。因此,真正落實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是鋼鐵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