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物流問題研究
2007-11-25 15: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摘要:本文介紹應急物流的概念、特征,分析了應急物流發展的問題和瓶頸,針對應急物流發展中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應急 物流 問題
中圖分類號:F525 文獻標示碼:A
一、應急物流的概念
所謂應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發性自然災害、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性事件所需應急物資為目的,以追求時間效益最大化和災害損失最小化為目標的特種物流活動。現實生活中,無論是SARS和禽流感這樣的公共衛生事件,還是突發性的重大自然災害,都會造成具體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必然需要大量的應急物資。而應急物資的運送迫切需要社會的物流體系發揮其應急功能。應急物流與普通物流一樣,由流體、載體、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構成,具有空間效用和時間效用。但應急物流又與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強調物流的效率,又強調物流的效益;而應急物流在許多情況下是通過物流效率的實現來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實現,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變為純消費行為,只考慮物流效率的實現。應急物流可以簡單地分為軍事應急物流和非軍事應急物流兩種。非軍事應急物流還可以細分為災害應急物流和疫情應急物流;災害(含險情)應急物流又可分為自然災害應急物流和人為災害應急物流。應急物流的“應急”二字本身帶有一定的軍事色彩,但應急物流并不等同于軍事物流。軍事物流的指令性比較強,尤其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始終把軍事利益放在首位。而應急物流系統則應該以社會利益為牽引,服務的對象是受災地區的人民,這兩者的目標、服務對象是不同的。應急物流一般具有突發性、弱經濟性、不確定性和非常規性等特點。
二、應急物流的特征
1.機構性質——政府工作機構
為了保證應急物流的順利實施,應急物流指揮中心的運作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政府職權,因此在機構性質上應該是一個政府工作機構。它是政府救災工作的一個執行機構,根據現代物流運作流程,依靠政策法規行使職能和開展工作,專門負責政府救災物資的儲存和運送。
2.構成形式——信息網絡中心
由于自然災害及公共突發事件的不確定性,應急物流指揮中心應該是一個適應性強、功能強大、反應靈敏的信息網絡中心和管理中心。它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組織眾多普通商業物流中心、企業加盟,并通過一張覆蓋于各加盟物流中心、企業的網絡系統將其連接起來,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臺,組成一個網絡應急物流體系,實施信息發布和管理工作。在災時,應急物流指揮中心通過網絡連接,可以根據災情,靈活抽調各加盟物流中心組成一個保障體系。這個體系可大可小,如果遇到全國性的災害,還可以將多個地區性的應急物流指揮中心聯網,組成一個全國性的應急物流體系,實施應急保障。
3.工作職能——管理指導中心
在平時,應急物流指揮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做好救災物資的預測、預算,進行網絡維護,全面了解各加盟物流中心、企業的情況,并建立供應商檔案,了解可能用到的應急物資的生產、分布情況。各商業物流中心、企業進行正常的商業活動,自主經營,在商業活動方面并不受應急物流中心的管理和干涉。在急時,應急物流指揮中心根據有關政策和應急預案,緊急調用各加盟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設備、人員組建成一個現實的應急物流中心,投入應急救援工作。中心總攬全局,但并不直接從事物資的采購、運輸、配送等具體工作,而是將這些任務分配給各商業物流中心去完成。各加盟的物流企業在中心的指揮下具體負責應急物資的籌措和運送工作。
三、應急物流的保障機制
應急物流的實施往往需要緊急調動大量應急物資,只有使應急物流的流體充裕、載體暢通、流向正確、流程簡潔、流速快捷,才能使應急物資快速、及時、準確地到達事發地,這就要求建立應急物流的保障機制,滿足應急物流實施的必要條件。
1.基礎設施保障
物流基礎設施的發展水平對保障應急物流的順利實施起著關鍵的作用。物流基礎設施包括通訊系統、交通運輸網絡、物資儲備設施和物流信息網絡等。通訊系統發達,可以在災害發生前及時預警,使人們提前做好準備;物資儲備設施和交通運輸網絡的堅固和發達可以保障物流網絡,使災害后的救援物資迅速抵達災區,而且廣泛覆蓋的交通運輸網絡可以使援助到達任何需要的地方;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網絡,對于應急物流的實施也是必要的,可以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臺,建立應急物流信息網絡,及時發布災害情況、運輸及倉儲的最新信息。一個快速反應和廣泛覆蓋的物流體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應急物流的實施效率,減少損失。
2.政府協調機制
由于應急物流是其社會功能的體現,往往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而在這種突發性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狀態下,就必然要求政府建立相應的指揮機構和運作系統,對各種國際國內資源進行有效地協調和調用;及時提出解決應急事件的措施或指示;組織籌措、調撥應急物資、應急救災款項;根據需要,緊急動員相關生產單位生產應急救災物資;采取一切措施協調、疏導或消除不利于災害處理的人為因素和非人為障礙。
3.法律保障
在應對突發性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應急物流中的法律機制實際上是一種強制性的動員機制,也是一種強制性保障機制。如在發生危機時,政府有權有償或無償征用民用建筑、車輛、物資等,以解救災之急。許多國家都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如美國的《國家緊急狀態法》,我國也有《抗洪法》。但從2003年抗擊SARS的情況來看,我國應急物流動員仍然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行政職能和在群眾自發的基礎上的運作,由于缺乏系統的法律規范和約束,征用民力的效率不高。
4.應急物流預案保障機制
應急物流的“應急”特點,決定了應急物流必須著眼于平時的準備,因此,我國應建立全國和省、市一級的應急物流預案,以確保應急物流的順利實施。應急物流預案的準備包括應急物流硬件和軟件準備兩個方面,其中應急物流硬件的準備主要包括應急物資的儲備、應急資金的準備、設備設施的準備和車船道路的準備等;應急物流軟件的準備主要包括應急物流的人員準備、信息準備、應急場景的假定和應急措施的制定等內容。
5.“緊急通道”機制
在發生突發性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時期,建立地區間的、國家間的“緊急通道”機制,即建立并開通一條或者多條應急保障專用通道,可有效簡化作業程序和提高速度,使應急物資迅速通過海關、機場、鐵路、地區檢查站等,讓應急物資、搶險救災人員及時、準確到達受災地區,從而提高應急物流效率,極大限度地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四、應急物流體系的建立
1.應急物流指揮體系的建立
應急物流的順利實現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完善應急物流的基礎保障外,還涉及應急物資的籌措與采購、應急物資的儲備與調度、運輸與配送等方面,而這些工作需要一個機構來組織協調,才能順利完成。從我國以往的情況來看,這個協調機構都是由政府根據應急方案從各單位緊急抽調人員臨時組成的,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也暴露出災情信息滯后、救援工作效率不高以及嚴重影響了政府其他工作正常開展等問題。因此,我國有必要根據我國的政府結構和物流的運作流程,建立一個常設的、專業的應急物流指揮中心,專門用于救災指揮工作,保障應急物流高效、順利地實施。
2.應急物流配送體系的建立
在應急物流體系中,應急物流配送體系十分重要。縱觀歷年來我國應急物資的發放情況,都是通過政府工作人員、救災部隊分發給群眾的,效率低,分發面窄,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政府有必要通過以下幾點來建立高效、發達的應急物流配送體系:
一是政府可通過應急物流指揮中心,結合實際情況,整合現有社會資源,聯合配送行業內信譽高、價格合理的物流企業進行協同式配送;而且可以通過大型物流企業已建立起來的供應鏈、連鎖網絡組織應急物品投放市場。
二是在緊急情況下,可與軍方聯系救災搶險事宜,動用軍用運輸裝備、軍用運輸專用線路及相關設施,從而實現應急物資的快速配送。
三是政府應大力推進國內電子商務業的發展,著重優化電子商務系統的應急物流配送網絡,加強應急物流指揮中心與電子商務業的聯系,減少物流環節,簡化物流過程,提高應急物流配送的快速反應性能。
四是在應對危機時,政府可根據應急工作的需要,通過行政手段和輿論召喚,動員人民群眾參與應急工作,通過組織地方干部、民兵、部隊、公安、志愿者、防疫人員、醫務人員等多方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將應急物資發放到受災地區,這樣可保證應急物流配送的速度和廣度。
總之,應急物流在我國尚屬一個新興概念,我國應急物流體系還很不完善,需要加強對建立應急物流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不斷完善應急物流理論。應急物流機制和體系的建立,是要求物流軟硬件基礎設施、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作為保障的。應積極學習先進國家的經驗,盡早建立高效、快速的應急物流體系與現代應急物流機制。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謝如鶴,宗巖.論我國應急物流體系的建立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05,11:99-102.
[2]歐忠文,李科,姜玉宏,王會云,甘文旭.應急物流保障機制研究[J].物流科技,2005.9:93-95.
[3]姜玉宏,邱清和,歐忠文.應急物流中心的構建思路[J].綜合運輸,2004,9: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