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巨額貿易逆差 歐美聯手促壓人民幣升值?

2007-11-25 14: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月28日,中歐將在北京舉行峰會,在峰會的前一天,歐盟負責經濟和貿易的三位高官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歐盟貨幣事務專員阿爾穆尼亞以及歐元區13國財長會議輪值主席容克將與中國的財政部和央行討論匯率問題。歐盟各國財長在上月首次發表的一項聲明中,將人民幣匯率問題列為其首要擔憂問題,排在美元和日元匯率問題之前。各種跡象表明,人民幣匯率問題以及中國貿易順差不斷膨脹的影響是此次中歐峰會的重要議題。   自2005年匯改以來,歐盟原來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一直持相對溫和的態度。但今年初尤其年中以后,歐盟一改其常態而變得異常強硬,其財經高官頻頻就人民幣匯率問題發表看法,敦促人民幣升值。例如,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不久前在法蘭克福舉行的中歐商業會議上表示,一國匯率價值低估將對其他國家的生產商帶來不利影響,歐盟委員曼德爾森日前更是在華盛頓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正在傷害歐盟和美國,并表示美國和歐盟高層官員將在“跨大西洋經濟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討論人民幣匯率等相關話題。考慮到在中歐峰會之后緊接著就是12月舉行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有分析認為,歐美協調立場標志著歐美將首度聯手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
  歐美為何急著聯手在匯率問題上向中國發難呢?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認為人民幣升值幅度沒有達到其期望的程度,特別是歐盟認為,由于美元對歐元貶值過快,緊盯美元的人民幣對歐元實際是貶值了。
  根據摩根士丹利報告,自2005年初至今,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9.9%。但由于美元最近一段時間大幅度對歐元貶值,從而致使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的走勢與對美元匯率的走勢截然相反。有關數據顯示,自匯改以來,人民幣相對于歐元反而貶值了8.72%。這無疑將燃起歐洲各國對中國的“怒火”。
  貨幣匯率之爭本質上是貿易問題之爭。在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背后,事實上是歐美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
  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貿易順差為270.5億美元,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由于歐元強勢,目前中國的對歐順差已經超過了對美順差。歐盟方面認為,人民幣的相對貶值一方面對于歐洲國家的對華出口是相當不利的,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國的商品進入歐洲市場比進入美國更容易。受困于歐洲國家的兩黨政治以及工會、制造業、農業等利益團體的壓力,從而使得和中國貿易往來頻繁的歐盟對人民幣升值的態度,從過去的溫和逐漸轉向強硬。在這種情況下,歐盟與美國結成同盟,共同促壓人民幣升值,就不難理解了。
  客觀來看,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幅度已經遠遠超過10%。摩根士丹利就認為,2005年匯改至今,人民幣實際匯率至少已經升值了17.0%,這意味著人民幣2/5的升值“不聲不響”。另外,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幅度已經持續3個月高于6%。如果通脹持續,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幅度還會增加。歐美之所以存在人民幣升值幅度不大的錯覺,完全是因為美元今年以來的肆意貶值行為以及美國次貸危機持續擴大對它們各自國內的金融、出口造成打擊所致。其次,“美元貶值論”也是解決美國外部失衡的一個重要手段,還可以順便打擊競爭對手歐元。而且,每一輪美元貶值都推動了美元成為更大范圍國際貿易交易的計價工具,也就是說,美元的計價區間反而擴大了,這能夠抵消和限制歐元區的“軟實力”。所以,目前美元的走勢完全符合美國 “主動貶值戰略”的意圖。
  歐盟或許是沒有看清美元貶值有打擊歐元的意圖,或許也是要將國內失業的壓力轉嫁給別國,而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正好是一個借口,中國強大的出口能力被懷疑是政府刻意保持匯率低估所致。這種看法在歐美各界尤為流行。曼德爾森就承認,人民幣升值本身并不能扭轉歐盟和美國對中國不斷增長的貿易逆差,但可以幫助中國冷卻“因生產力過剩和勞動力成本低而過熱的制造業”,再真實不過地暴露出了壓迫人民幣升值的意圖。
  對于歐美最近就人民幣匯率問題而采取的一些舉措,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稱,中國央行未來將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的彈性,但這個目標未必一定要通過擴大匯率浮動區間來實現。這實際上否定了人民幣未來一個時期大幅度升值的可能。
  因此,匯率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中國對外貿易的高順差是中國內部經濟不平衡的反映,是由高儲蓄、高投資、低消費的結構性問題造成的。要真正解決中國的貿易順差問題,仍需要從經濟結構調整入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