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對進口甲乙酮征反傾銷稅
2007-11-25 14: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商務部11月21日發布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有關規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07年11月22日起,對原產于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和新加坡的進口甲乙酮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自2007年11月22日起5年。
公告指出,經過調查,商務部終裁決定,原產于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和新加坡的進口甲乙酮存在傾銷,中國大陸甲乙酮產業遭受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按照公告內容,對日本公司東燃化學株式會社征收27.3%的反傾銷稅稅率;對日本公司丸善石油化學株式會社征收9.6%的反傾銷稅稅率;對其他日本公司征收66.4%的反傾銷稅稅率;對中國臺灣地區公司征收25.0%的反傾銷稅稅率;對新加坡公司征收17.0%的反傾銷稅稅率。
2006年10月8日,中國石油撫順石油化工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石化分公司、新疆獨山子天利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泰州石油化工總廠代表國內產業向調查機關正式提交了對原產于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和新加坡的進口甲乙酮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申請書。
經過審查,調查機關于2006年11月22日發布立案公告,決定開始對原產于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和新加坡的進口甲乙酮進行反傾銷調查。
商務部稱,2002年至2005年,被調查產品主導了中國大陸甲乙酮市場價格,被調查產品進口價格呈上升趨勢,年均上升了18.43%。同期,中國大陸同類產品價格也呈上升趨勢,年均上升了15.36%。
但2005年以來,被調查產品采取低價傾銷的手段,擾亂了中國大陸市場正常的市場秩序。特別是2005年下半年以來,被調查產品價格下降明顯,2005年下半年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了28.36%,2006年上半年與2005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28.27%。
受被調查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在主要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的情況下,中國大陸產業同類產品的價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不得不降價銷售。2005年下半年中國大陸同類產品價格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21.76%,2006年上半年與2005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21.89%。這導致中國大陸產業同類產品的盈利空間大幅縮小并在調查期末出現價格與成本倒掛,被調查產品對中國大陸同類產品產生了價格壓低和抑制。
此外,受價格下降影響,自2005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大陸產業多項經濟指標惡化,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呈大幅度下降趨勢,銷售收入的增長受到抑制并下降,稅前利潤大幅下降并出現巨額虧損,投資收益率不斷下降并出現負值,現金流量狀況惡化。
經過計算,各公司的傾銷幅度分別為:日本公司東燃化學株式會社27.3%;日本公司丸善石油化學株式會社9.6%;其他日本公司66.4%;中國臺灣地區公司25.0%;新加坡公司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