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內河水運發展規劃出臺
2007-11-22 13: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新出臺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內河水運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內河規劃》)給人“水運復興”的遐想:該規劃于2020年完成后,廣西的水系將重現許多人兒時記憶中才有的畫面:一些斷航了多年的河流將恢復通航,大部分河流將呈現“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景象,河面上又將有千船逐浪。
廣西共有通航河流53條
都說廣西是水資源大省,但究竟有多少河流在廣西這片土地暢流?
《內河規劃》顯示,我區共有通航河流53條,主要有西江航運干線、右江、南盤江、紅水河、柳江、黔江、左江、繡江、桂江、賀江等,呈葉脈狀分布。2006年底,全區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為5591公里,占全國的4.5%。全區內河水運基本形成了以“一干三通道”(西江航運干線和西南出海水運右江南通道、紅水河中通道、柳江黔江北通道)為主骨架的發展格局。
《內河規劃》預測,到2010年和2020年,廣西內河年貨運量將分別達到6000萬噸和10000萬噸,年客運量分別為900萬人次和1000萬人次,內河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分別為7200萬噸和12000萬噸。
大小河流納入規劃
在規劃中,廣西內河航道劃分為國家高等級航道、地區性重要航道和一般航道三個層次。這也意味著除了一些大江大河,一些分布在鄉鎮市民家門口的河流,也將重現生機。
按照規劃,國家高等級航道主要包括西江航運干線、右江、紅水河、柳江、黔江等航道。其中西江航運干線是廣西及云貴等西南地區與粵港澳地區溝通的一條重要紐帶,也是國家內河水運“兩橫一縱兩網”主骨架中的“一橫”。
左江、都柳江、融江、桂江、繡江、賀江和南盤江規劃為地區性重要航道;一般航道主要包括左江(龍州-崇左)、沙坪河、飛雙江、南盤江(黃泥河口-天生橋一級電站)、布柳河、盤陽河、水口河、平而河、明江、魯塘江、八尺江、茅嶺江、大風江、欽江、南流江、防城河、北侖河等等。
三大內河港為主要港口
廣西現有7個內河港口,按照規劃,這些港口的級別和功能將劃分為主要港口、地區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三個層次:以南寧、貴港、梧州3個主要港口為核心,百色、來賓、柳州、崇左4個地區性重要港口為重要組成部分,其他一般港口為補充,形成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明確的內河港口體系。
《內河規劃》提出,南寧港作為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將是南寧市建設港口城市、發展臨港工業的重要依托,是廣西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規劃建設南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完成后,南寧港應逐步發展成為以集裝箱、件雜貨、礦建材料及煤運輸為主,相應發展臨港工業和現代物流業的綜合性港口。
另外,貴港港應加快發展成為西南地區煤炭、礦石、集裝箱等大宗物資,以及外貿物資運輸服務和以礦建材料運輸為主服務臨港工業的綜合性港口,并相應發展港口物流業。梧州港則逐步發展成為以集裝箱、件雜貨、能源和礦建材料運輸為主,相應發展臨港工業和現代物流業,兼顧旅游客運的綜合性港口。
四級及以上航道達到2262公里
在時間表上,《內河規劃》提出,2010年前建設重點將是實施西江航運干線擴能工程;結合航電、水利、水電開發,加快通往云貴的南、中、北三條西南水運出海通道建設;加強南寧、貴港、梧州等主要港口的專業化泊位建設,提高港口通過能力。
2010~2020年,廣西除了繼續實施西江航運干線擴能工程,繼續加強貴港、南寧、梧州等主要港口建設,根據運輸需求相應建設地區性重要港口外,還將加強建設左江、賀江、繡江等地區性重要航道。
規劃實施后,我區四級及以上航道將達到2262公里,溝通6個地級市,覆蓋全區人口的56%,內河主要港口將發展成為區域性綜合物流中心、交通重要結點,內河航道將與公路、鐵路協調發展,共同構筑全區綜合運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