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鋼材市場形勢預測分析
2007-11-20 12: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7年國內鋼材市場價格總體走勢是近三年中最好的一年,除了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價格走勢出現較大波動幅度以外,其他各月價格走勢(截至11月上旬)都表現出平穩向上的趨勢,雖也有波動,但均適時止跌回升。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這樣的價格走勢,是在國家針對鋼鐵行業等高污染行業的宏觀調控措施、特別是出口稅收政策頻繁調整之后取得的。預計這樣的走勢會在2008年得到延續,主要的依據是國內外鋼鐵需求強勁增長、資源結構區域變化以及國內鋼廠成本支撐因素進一步加固等因素。現簡要分析如下。
一、國內外鋼鐵產品需求持續增長,是拉動鋼材價格走強的主要因素
(一)全球市場鋼鐵供需較為平衡,供求關系持續改善
根據國際鋼協在10月份的最新預測,國際鋼協將2007年全球鋼鐵需求量增幅預期值大幅上調至6.8%,全球鋼表觀消費量將達到近12億噸,而需求總量預計將達11.98億噸。鋼鐵需求增長最快的是被稱為“金磚四國”的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些國家不僅是鋼鐵的生產大國,也是鋼鐵的消費大國。同時預測2008年全球鋼消費將繼續增長6.8%,比今年3月份的預測高出0.7個百分點。
國際鋼材價格指數持續堅挺。從CRU全球平均價格指數的走勢看,截至11月初,CRU指數達到了169點,同比增長了8.5%。其中國際市場長材價格在2007年以來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截至目前,CRU長材價格指數已經攀升至195.3點,是近年來的最高點。扁平材價格走勢雖大大落后于長材價格,但也已經明顯走出了價格低谷。
(二)國內市場需求保持旺盛增長,拉動鋼材價格上揚動力強勁
1.國內資源情況
根據中鋼協公布的統計數字,盡管粗鋼產量增幅明顯回落,但今年前三季度國內鋼鐵生產和出口持續高增長。預計2007年全年我國粗鋼產量4.8億噸左右,比上年增長14%,2008年增長保持在10%左右。
(1)國內鋼鐵市場需求較旺,出口鋼材緩解國內市場壓力,進口鋼材對國內市場沖擊不大。
國內市場方面,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3.18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083萬噸,增長了10.73%;國際市場方面,國際鋼協預測2007年全球鋼材需求增長6.8%,國內、國際市場均呈旺盛增長狀態,直接拉動鋼材價格持續走強。
鋼材進出口增速均呈下降態勢。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出口鋼材4952.21萬噸,同比增長73.2%;出口鋼坯596.65萬噸,同比下降2.64%。前三個季度進口鋼材1297.84萬噸,同比下降8.23%;進口鋼坯18.96萬噸,同比下降39.85%,進口有所下降。前三個季度鋼材、鋼坯出口、進口相抵并折合成粗鋼,比去年同期增加凈出口粗鋼2347萬噸,占前三個季度國產粗鋼增量的43.22%。
從出口鋼材結構分析,棒線材出口比重明顯增多,出口管材比重則下降明顯。板材出口也呈上漲趨勢,并且主要是中厚板出口增長,>10mm的中厚板出口量前三個季度同比增長了1.3倍。
出口鋼材增速下降,進口鋼材增速也是降低的。今年前三個季度,板材和棒線材的進口比重均呈降低態勢,相對而言,進口管材比重有較大的增長。
今年國家針對鋼鐵產品出口過快增長采取的一系列限制鋼鐵產品出口的宏觀調控措施發揮了明顯作用。4月份鋼材出口同比增幅達146.48%,8月份回落到39.52%,9月份再回落到9.14%。在原燃料成本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預計四季度和2008年,國內鋼材出口規模總量將進一步降低,特別是長材和鋼坯出口變得難度更大。
(2)鋼材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
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高附加值鋼材的產量大幅增長。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累計生產鋼材4.18億噸(含重復材),同比增長24%。在高附加值產品中,冷軋薄板卷2454.51萬噸,同比增長32.76%;鍍層板1508.04萬噸,同比增長51.9%;涂層板237.27萬噸,同比增長39.5%;電工鋼板304.58萬噸,同比增長22%。上述品種產量增長速度均明顯高于長材。
(3)產鋼區域總體格局變化不大,華北地區集中度繼續加強
2.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拉動鋼材需求增長
預計2008年將持續高增長態勢,對鋼材消費形成持續拉動態勢。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分析,2007年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穩定增長態勢,預計2008年宏觀經濟將繼續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長,從季度和年度增長來看,經濟正在達到或接近周期性繁榮的頂部區域。2008年下半年或后年可能進入溫和調整期,消費增長將繼續有所加快,出口和投資增長將有所放慢。2008年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地方政府的內在投資沖動仍十分強,二是受政府換屆效應影響,三是對奧運影響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等因素。
3.價格指數變化情況
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穩中有升。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數字,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10月末為115.92,比年初上漲了10%。其中長材上漲23%,板材上漲6%。總的來看,國際、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發展變化基本保持同步運行。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仍將保持這一態勢。
二、鋼鐵成本強勢增長,成為鋼材價格上漲的重要推動因素
(一)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走勢強勁
2007年預計進口鐵礦石總量3.7億噸左右,比2006年增加4400萬噸左右,增長14.2%。而2007年國內鐵礦石原礦總量8.05億噸左右,比2006年增長15.5%。鐵礦石資源呈相對緊張的狀態。
1.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79.72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27.06%。從發展趨勢看,呈逐月上漲態勢,9月份平均到岸價達到91.11美元,比1月份累計上漲了31.95%。其中海運費的漲勢迅猛,大大超過了鋼廠的心理預期。
2.在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不斷上漲的帶動下,國內市場鐵礦石價格也逐月上漲,大中型鋼鐵企業國產礦平均到廠采購成本9月份達到906.16元,比去年同期上漲63.58%,比今年1月份累計上漲49.04%。1~9月累計采購成本同比增加了107.09元,同比增長了18.55%。
(二)其他生產成本上漲幅度較大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數字,由于原燃料、運費漲價等因素的影響,今年前三個季度大中型鋼鐵企業具有代表性的煉鋼生鐵制造成本同比上升幅度達到11.33%。同時,前三個季度企業管理費用上升30.93%,財務費用上升42.05%,銷售費用上升33.37%,鋼鐵企業面臨著較大的成本上升壓力。
展望2008年鋼材市場價格走勢,即使鋼材市場走勢復制今年走勢(當然原料價格會進一步墊高鋼材價格),鋼市中的各方參與者還都面臨著進一步的位置調整。國家在控制經濟發展過熱的措施中,針對鋼鐵等高污染行業將繼續實施節能減排、提高準入門檻、調整稅收政策等措施;鋼廠做為鋼鐵產品的制造商,則是在企盼國際鋼鐵市場繼續保持強勢、鐵礦石等原料價格提升速度放緩外,拼命調整結構、降低成本,以擴大利潤空間;流通商和直接用戶在與鋼廠博弈中的心態則更為復雜,一方面在大幅度提高后的鋼材價格和政府加息的雙重作用下幾乎很明顯地加大了融資成本,另一方面他們與鋼廠之間關系不管愿意與否都更加緊密起來,這與各個鋼廠日趨整齊的產品質量和產品序列以及銷售政策有直接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