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發展交通研討會
2007-11-19 13: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7年11月14日,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CBCSD)、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和米其林公司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可持續交通研討會”。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發表了全球可持續交通項目《2030年交通》報告,該項目分別在中國、巴西、印度和坦桑尼亞等四個具有不同交通挑戰的國家進行個案研究。
全球研究項目旨在提高以下三個領域的認識:
◆交通作為經濟發展推動器的重要性;
◆明確“交通方式選擇及比例”的必要性;
◆在快速發展的城市中實施可持續交通解決方案的必要性。
單個企業在實現可持續性的過程中可以發揮著很大作用,但是面臨的挑戰過于復雜,即使是最大型的企業也無法獨立應對。因此制定正確的框架顯得尤為關鍵,只有整個價值鏈的各個企業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還要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互動,就解決挑戰的方案達成共識。這就是WBCSD可持續交通項目的核心,該項目是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由理事會成員領導的分行業項目。
項目提供了一份基于充分調查、信息可靠的報告,闡述可持續交通在世界各個地方的不同內容和實現方式,報告凝結了成員公司們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所進行的不懈努力。從建立挑戰模型到衡量目前的現狀與希望達到的目標之間的差距,項目最大的成就有兩方面:首先是已經收集到的信息總量。在整個項目期間,專家們走遍世界進行調查,從圣保羅到上海、從布拉格到開普敦,訪問了社會各方面的利益相關者,調動了一切可能的智力資源以完成報告;第二,項目促進了機動車技術、燃料與零件供應商的大型企業集團間的緊密合作。這些公司的機動車生產總量占全球產量的四分之三。通過這些企業所做的承諾和采取的積極措施,有理由相信:盡管目標還十分遙遠,但是可持續交通一定能夠實現。
在中國,本項目聚焦交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同時介紹了全球、相關國家和城市(上海)等不同層面的交通運輸業案例。后者包括同濟大學就上海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交通問題為WBCSD準備的一份個案研究發言。
今天的研討會有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商業界和學術界的主要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就這些研究發現展開討論。主要議題包括:
◆道路交通問題對經濟與環境的負面影響(能源安全、污染、交通擁堵、事故等)會對經濟的持續增長構成威脅嗎?
◆以鐵路運輸為基礎的交通形式(城區與/或城際)對改善中國的可持續交通前景可能起什么輔助作用?
◆采用,特別是在城市內和城市與周圍各省之間采用綜合方案實現可持續交通目標的重要性是什么?
主要演講人員包括國家安監總局二司主管交通安全的蘇潔司長,介紹中國目前交通運輸的現狀、面臨挑戰以及今后政府的主要對策措施;喬治?意滋博士陳述《2030年交通報告》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濟大學潘海嘯教授介紹了上海交通案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來自通用汽車公司汪曉藍女士、科瑞奧公司愛德華?雷曼先生、清華大學陸華普教授等各位專家學者也作了精彩的演講。與會代表的討論和見解將對WBCSD的可持續交通項目作出至關重要的作用,必將有力推進中國交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貢獻于營造全球交通的可持續氛圍。
WBCSD在以后的工作中會參考與會者提供的反饋,并且在上海個案研究報告的最終定稿中也會對這些意見加以考慮。
中國可持續交通研討會在必比登挑戰賽期間召開。挑戰賽是由米其林集團公司每年定期舉行的道路可持續發展活動。必比登挑戰賽邀請全球的道路交通利益相關方齊聚一堂,是追求更為清潔、更為安全的道路技術的盛會。
關于WBCSD: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是在通過經濟增長、生態平衡和社會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承諾下,由20個主要行業200多家國際企業共同組成的聯盟,同時依托近60個國家設立的國家級和區域性工商理事會和伙伴組織建立的全球網絡。
關于中國BCSD: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CBCSD)是國家民政部批準注冊的由多家國內外企業組成的全國性組織。CBCSD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及構建和諧社會的方針政策,努力促進企業成為工商界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領先者;積極與會員企業、國際國內可持續發展相關機構、政府及非政府組織進行交流與合作,增強企業社會責任和全球競爭力,促進工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有近六十家會員企業。
關于米其林公司:
自創立之初,米其林集團就致力于提升客運及貨運領域的道路移動性。米其林集團業務活動領域包括為汽車、航運、自行車/摩托車、推土機、農用機具、卡車及美國空間站提供各種特性的輪胎制品,以及米其林移動輔助系統(如PAX系統),和旅游服務(如Via Michelin,GPS,旅游指南和地圖)。今日,總部位于法國的米其林集團在超過17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市場與銷售機構,集團全球現擁有近124,000名員工,在五大洲19個國家設立了69家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