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貿法律體系輪廓初現
2007-11-17 14: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5年來,中國加強商務立法普法,大力推進依法行政,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維護公平競爭貿易秩序,從制度上促進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建立健全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企業和國家的利益。就此記者近日專訪了商務部有關負責人。
四年制訂商務法規百余部
問:商務法律法規建設取得哪些進展?
答:按照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商務部逐步健全商務領域法律法規。2003年3月以來,商務部共受委托起草了3部法律和14部行政法規,單獨或者會同其他部門制定規章85部。
2003年,商務部成立之初,即全面清理了涉及市場流通的法律文件1000余件,并提出《建立健全市場流通法律體系框架》。目前,《反壟斷法》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明年8月1日實施。配合國務院審議出臺了《直銷管理條例》和《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向國務院上報了《城市商業網點管理條例》、《成品油市場管理條例》等3部行政法規草案。
適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我國于2004年修訂了《對外貿易法》。外貿經營權審批制的取消,大大釋放了內資企業和個人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的活力。2006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7607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貿易大國。國務院修訂、制定了《反傾銷條例》、《反補貼條例》、《保障措施條例》和《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核出口管制條例》。商務部先后出臺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和貿易救濟等方面的28件規章。一個系統的、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和新時期對外貿易發展要求的外貿法律制度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陽光政務”方便企業群眾
問:依法行政推進情況如何?
答:立法是前提,普法教育是基礎,依法行政是關鍵。而“陽光政務工程”是確保依法行政的重要舉措之一。
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商務部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認真審查清理并大幅削減行政審批項目,由最初的82項消減為54項。對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等,商務部也進行了改革。
商務部還成立了由薄熙來部長任組長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大力實施“陽光政務工程”。通過網上公開、現場公開、傳統媒介公開3個平臺,將非涉密的政務信息和政務事項向社會公開,方便群眾辦事,接受群眾監督。登錄“網上政務大廳”的“對外貿易管理”、“國內貿易管理”、“利用外資管理”等近70個政務辦事系統及其子系統,即可辦理相關業務,大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2006年6月,商務部設立了行政事務服務大廳,集中受理非涉密的政務事項的申請,集中反饋辦理進程,集中送達辦理結果,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
運用國際規則維護權益
問:目前,世界上每7起反傾銷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國,該如何應對?
答:我國加入WTO之后,商務部繼續參與多雙邊經貿規則的制定,并積極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維護公平競爭的貿易秩序,保護了我國貿易和產業利益。
推動多哈談判進程,參與多邊貿易規則制定。截至2006年底,中國已在多哈議程各議題談判中提出了67份提案和立場文件,并成功主辦了大連小型部長會議、積極參與了香港部長級會議。
我國已與香港、澳門簽訂了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與東盟、智利、巴基斯坦等區域組織和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與新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冰島、海灣合作組織等國家、區域組織的協定談判也在進行。目前,我國已簽署和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有11個,涉及28個國家和地區。
商務部組建以來,繼續與有關國家商簽投資保護協定,建立投資關系所應遵循的法律規范結構和框架,保證投資關系的穩定性。截至2007年6月,我國已經和121個國家簽署雙邊投資保護協定。
商務部還運用貿易救濟措施,維護公平貿易秩序。截至2007年6月,應國內產業申請,我國對進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案件共48起,覆蓋全國26個省區市的136家申請企業。此外,還運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維護了貿易利益和產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