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團新概念:世界物流裝備龍頭
2007-11-15 15: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979年1月31日, 時任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長的袁庚, 拿到國務院《關于我駐香港招商局在廣東寶安建立工業區的報告》的批復, 開辟了日后的蛇口工業區的時候,他沒有想到,在這片“風水寶地”,還會誕生一個世界集裝箱制造集團。
1980年,由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與丹麥寶隆洋行、美國海洋集裝箱公司簽署協議,在深圳蛇口工業區共同出資建立了中集集團,是中國最早的集裝箱專業生產廠和最早的中外合資企業之一。由于股東均為航運企業,當時的中集集團較早捕捉到了世界制造基地轉移的商業機會,1980年就進入了集裝箱行業,經過十五年的發展,最終成為世界最大的集裝箱制造企業。
自公司投產以來,從原來的一條20英尺集裝箱生產線,發展到現在,中集集團擁有了一條20英尺、一條40英尺、一條20英尺和40 通用的集裝箱生產線以及一條登機橋生產線,集裝箱的生產能力達到年產45000標準箱,登機橋的生產能力達到年產50~80條。由于基本質地良好,歷史上復合增長率達到30%,在集裝箱行業確立了世界級地位。
中集集團集裝箱產量連續8年全球第一,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是全球唯一能提供所有集裝箱品種并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集裝箱供應商。壟斷決定了定價權,使得其產品毛利率保持相對較高的水平,中集集團正是憑借壟斷優勢,創造了其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奇跡。
2007 年,干貨箱價格回升,冷藏箱、特種箱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車輛繼續處于高增長,中集集團的集裝箱訂單和生產任務飽滿,業內普遍認為,2007 年對中集集團來說又將是一個豐收年。
然而,為了避免單一產品面臨的行業低潮的風險,如今,中集集團的產品又從集裝箱延伸至機場空港設備、陸路運輸車輛、罐式儲運與儲存設備、鐵路運輸裝備。目前在世界干貨箱、冷藏箱、罐式箱、登機橋、木質材料等領域均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公司采用集團化運作方式快速進入陸路專用車輛和罐式儲存設備領域。中信建投鄭賢玲預計,到今年,中集集團將在7個交通運輸裝備領域中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
去年,中集集團還收購了歐洲主流陸路運輸裝備公司的博格工業,使中集不僅擁有了全球最頂尖的罐式設備技術,而且一次性擁有博格在歐洲5個國家22個生產基地和全部銷售網絡,使公司在歐洲市場的布點幾乎是一步到位,從而開始了全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