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悅無公害蔬菜基地和生鮮物流中心
2007-11-1 14: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29日下午3時,文登市宋村鎮石羊村的菜農老林開著手扶拖拉機,將2筐黃瓜、1筐西紅柿和2筐油菜送到了家家悅生鮮物流中心,經檢測人員抽檢化驗,他送來的蔬菜全部合格達標。
隨后,這些蔬菜經工作人員清洗、加工后,進入了冷鏈系統的保鮮庫,等待冷鏈系統車配送到終端連鎖店。據了解,這是山東家家悅有限公司為了讓市民吃上放心安全的生鮮食品,每天必須做的工作。
基地:普及無公害種植技術,隨機抽檢土壤和蔬菜
在文登市宋村鎮硝灘一村蔬菜大棚的門上,一塊塊印有“家家悅無公害蔬菜基地”字樣和編號的藍色標牌,格外引人矚目。
10月29日下午1時許,記者走進村民尹茂國的冬暖式蔬菜大棚。
“在種植生產中,我們嚴格按照家家悅公司下發的《病蟲害防治規范》的要求進行生產。哪種蔬菜打什么藥,施哪種肥料,都有詳細的記錄。”尹茂國說,按照規范生產的各種蔬菜,賣給家家悅生鮮物流中心,每市斤售價比市場價能高13%至14%。
“在硝灘一村,掛有這種標牌的農戶達100戶,大家都以擁有標牌為榮,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在送菜中一旦被檢驗出農藥殘留含量超標,生產的蔬菜不僅要遭到拒收,而且,無公害基地的牌子也要被收回。”尹茂國自豪地說,這些年,他們村為物流中心輸送的各種蔬菜,沒有一批產品被檢測為不合格。
家家悅生鮮采購部經理杜愛玲說,像硝灘一村這樣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在宋村鎮有3處,進行無公害種植的農民達1000多戶。以宋村為中心,帶動周邊新建農副產品基地5萬多畝,使3萬多戶農民受益。
杜愛玲說,公司在抓源頭建設上下了不少工夫,每年組織蔬菜專家免費為基地農民舉辦無公害種植以及病蟲害防治培訓指導,僅去年就培訓農民5000人次。他們從種子、化肥的推廣,到供求信息對接、資金幫助及技術指導等多方面給予農民支持。公司還組織人員隨機對基地的土壤和蔬菜進行抽檢,一旦抽檢出產品不合格,整個大棚的產品就會全部被拒收。
10月29日下午,山東家家悅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培桓說,威海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在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上,在全國是一個成功的典范,在吃的方面也應成為全國的典范。以經營生鮮為主的家家悅超市,在這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檢測:每一個批次的產品全部進行檢測,并輸入微機管理
“對外地的果蔬基地,我們要進行跟蹤檢測。”王培桓說,威海之外的基地,與公司的合作方式有兩種。其一是農業合作社。合作社必須擔負起產前、產中的檢測工作。如果他們的產品達不到檢測標準,公司就會拒收;其二是果蔬經紀人。公司委托果蔬經紀人,在當地負責對農民進行種植技術規范培訓,同時也對蔬菜和水果進行檢測。
“不管哪種合作方式,所有的產品進入生鮮物流中心時,都要進行統一的檢測,合格后方能進入家家悅物流系統。”王培桓說。
在生鮮物流中心的分揀區,記者看到這里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蔬菜和水果,品種總數達150多個。東北的白菜,江西的橙子,福建的柚子,萊陽梨……工人們開著一輛輛叉車,分門別類地將產品進行分揀,并擺放到指定位置。
“各地的果蔬運到生鮮物流中心暫存區,每個品種都必須經過嚴格的采樣、檢測,只有檢驗合格的產品才能入庫。”杜愛玲指著貼在橙子包裝箱外邊的一個小標簽說,獲得市場準入的產品,每一個包裝上都貼有這樣的標簽,上面詳盡地標有商品編碼、品名、批次號、入庫日期、供應商、驗收標準以及審核人等信息。
隨后,記者走進家家悅無公害蔬菜檢測中心,檢測員林麗萍正在對文登市宋村鎮石羊村一菜農送來的蕓豆、蘿卜、油菜和生菜做抽樣檢測。據林麗萍介紹,該中心主要檢測蔬菜和水果中的硝酸鹽、二氧化硫、重金屬以及農藥殘留。產品若被檢測出上述成分含量超標,將被當場拒收。
“生鮮物流中心24小時收貨,我們的班次都排得很滿。白班一般檢測20多個品種。晚班多一些,能檢測60多個品種。”林麗萍告訴記者,檢測合格的產品,除了讓當事人簽字、在產品上貼上合格標簽外,還要將相關信息全部輸入微機管理。
杜愛玲說,消費者在終端采購時,一旦發現產品的質量有問題,根據微機儲存的信息,可追溯到產品來自哪個基地,是哪位農民生產的。
加工:果蔬產品獲得市場準入后,全部進入冷鏈系統
王培桓說,食品安全包括兩方面的含義。第一,產品質量要具有可追溯性;第二,產品要進入冷鏈系統,確保產品在加工、運輸過程中不變質。
記者在分揀區以西的果蔬清洗區看到,10多名工人有的對白菜、黃瓜、油菜、辣椒等蔬菜進行清洗、粗加工,有的在對產品進行小包裝。
“進入物流中心的所有葉類菜和根莖菜,都要經過清洗,然后進入冷鏈系統的第一環節——蔬菜保鮮庫。”杜愛玲將記者帶到一個常年保持在4至5攝氏度的保鮮庫,里面存放著黃瓜、芹菜、茼蒿、茴香等各種新鮮蔬菜。
蔬菜和水果在這樣的溫度下儲存,會在不損耗營養的前提下進入“休眠”狀態,使蔬菜持久新鮮,營養不流失。到了夜里12時后,再經冷鏈系統車運到各個連鎖店。杜愛玲說:“新鮮的蔬菜如在常溫下儲存4個小時,營養成分至少會減少20%。”
家家悅生鮮物流中心的生鮮加工區,分為凈菜、水產、主食、禽類和肉類5大加工區。車間內安置的溫度自動控制系統,使農產品處于適度的低溫環境內加工,保證了加工出的產品全部是安全可靠的。
先戴口罩,后戴帽子,再換上消毒工作服和水靴——在工作人員指導下,當天上午記者“全副武裝”來到風淋室,經15至20秒的風淋后,還要進行兩項消毒工作:一是進入消毒池給水靴消毒,二是通過自動殺菌系統為手消毒。以上工作全部做完,才可以進入加工區。
記者首先來到畜產品分割區,該區是個粗加工區,工人們在無菌車間內,對經過排酸處理的豬肉進行分解。
據工作人員介紹,所有的畜產品只有證件齊全才能準入,其中包括:動物產品免疫合格證明、動物及運載工具消毒證明、威海市肉類市場準入證、肉產品檢疫合格證明,若產品是外地的,還要出具出縣境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
在畜產品精加工區,記者看到工人們在有條不紊地忙活著。有的在清洗肉,有的將肉切成細絲,有的對分割后的肉片、肉塊和肉條進行成品包裝。
在凈菜加工區,一盒盒不同品名的配菜已被包裝好,整潔地擺放在架子上。“最多時我們一天能生產一百多種產品。”一名工人告訴記者。“產品加工流程一律按照日本出口加工操作標準,嚴格執行消毒流程,以確保食品安全。”杜愛玲介紹說,他們專門從日本高薪聘請了有關專家進行指導。
垃圾:可再生垃圾與非可再生垃圾分類處理,垃圾桶每天消毒兩次
“物流中心的生鮮加工區和農產區,共設有垃圾存放室4個。按照要求把垃圾分為可再生垃圾和非可再生垃圾。”物流中心負責人介紹說,環衛工人將非可再生垃圾定期送到指定位置處理。
這時保潔員劉玉蓮正在垃圾存放室內,用拖把擦著地面。她說:“每次垃圾車運走垃圾后,都要把這些垃圾桶用水沖洗干凈,再將垃圾桶放在存放室,用消毒液進行密封消毒。整個發貨區的地面也由我負責,每天都用水把地面沖洗干凈,并用拖把拖干。”
“將垃圾分類處理,不僅可以保護環境,而且也節約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