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
2007-10-8 18:3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2年,我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28億噸和3721萬標箱,到2006年,兩者分別達到55.7億噸和9361萬標箱,增長98.9%和151.6%。2002年,全社會完成水路貨運量14.2億噸、貨物周轉量27510.6億噸公里,而2006年,全社會完成水路貨運量24.87億噸、貨物周轉量55485.75億噸公里,分別比2002年增長75%和101.7%。
今年,我國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將分別達到64億噸和1.17億標箱,集裝箱吞吐量連續5年排名世界第一。目前,我國有13個港口成為億噸大港,其中上海、寧波—舟山、秦皇島、大連、深圳、廣州、天津、青島8個港口年吞吐量超過兩億噸。
黨的十六大以來,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對外貿易高速增長,給水運特別是港口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國水運的綜合運輸能力和服務質量持續快速提升,實現了新的跨越,開始領跑世界。
水運的持續快速發展,對港口建設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大發展。2005年12月10日,歷經3年半建設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區正式開港,今年9月10日,洋山深水港區二期工程通過國家驗收,今年前8個月洋山港區集裝箱吞吐量達385萬標箱,規模效應正在顯現。此外,天津港北港池集裝箱碼頭、大連港大窯灣港區、營口港鲅魚圈港區、青島港前灣港區、廣州港南沙港區等項目也相繼建成投產。為緩解我國電煤運輸壓力,我國北方沿海7個主要煤炭裝船港在這期間新增煤炭吞吐能力1.44億噸,其中“北煤南運”主樞紐港秦皇島港煤五期工程建成投產,新增年吞吐能力5000萬噸,黃驊港2006年煤炭吞吐量突破8000萬噸,成為我國第二大煤炭輸出港。
隨著《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的通過,我國港口整合逐漸推進。山東沿海港口群開始實施“大港并小港,強港聯強港”戰略。在遼寧沿海港口群,錦州港與大連港集團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港將在資本市場、港口物流和錦州港西部海域開發建設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在長三角,寧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為“寧波—舟山港”,合并后的港口已顯示出“1+1>2”效應。珠三角港口群則啟動了將持續數年的“珠江戰略”,廣州港、深圳港等主要港口與珠三角地區中小港口之間的整合也已展開。北海港、欽州港、防城港港打破行政區域劃分,整合后的三個港區到2010年將擁有65個深水泊位,屆時,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內將出現一個連接東盟的超億噸級國際樞紐港,從而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扮演關鍵角色。
今年上半年,我國沿海港口煤油礦箱四大貨種專業化碼頭建設和內河航道整治工程不斷推進。2006年到2007年預計建成投產的萬噸級深水泊位占“十一五”規劃目標的39.6%,新增年吞吐能力占“十一五”規劃目標的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