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甄家莊組合式互通立交橋施工現場,遠遠望去,高達15米的立交橋隱現在霧氣中,“那就是全省最大的組合式互通立交橋,它分上下四層,地面以上兩層,地下一層。”整個施工現場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氣氛之中,正在現場指揮的項目工程師李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氣溫下降,現在需要在原有保溫措施的基礎上加一層塑料布對工程進行養護,如果氣溫再降低的話,我們只有上草簾子、烤火等措施了,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工程質量。”
提起該項目的施工難度,李工程師笑了笑說,“難就難在了立體施工上,它不像鋪高速路那樣一馬平川,而是交叉作業,互相影響,互相制約,本來工期就很緊張,我們只有科學調度、合理安排施工。在全體人員的努力下,我們現在主線橋主體已經基本貫通,長寧道至機場路、西北外環至西外環都基本貫通了,有了良好的基礎,對年底整體貫通我們很有信心。”
架起最難的一片梁 部分路段已通車
該外環工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下午,跨唐馬路分離式立交橋將上最后一片梁,屆時,長2.3公里的大橋將實現貫通。”
24日下午3時,記者趕到了該立交橋的施工現場,一片重達80噸的橋梁正被大運輸車緩緩運到橋下,一臺120噸級吊車和一臺80噸級的吊車早已到位,準備將最后一片梁吊到橋上。該項目工程師劉先生告訴記者,“這座橋最大的特點就是橫跨一條道路、三條鐵路及一條河流,長度約2.3公里,是唐山市最長的一座立交橋。”
為了能夠如期完工,每天奮斗在工程一線的人員達四五千人,劉工程師告訴記者,每兩孔橋之間就需要10片梁,2.3公里長的橋梁共計建設了650片梁,工程很浩大。
據了解,這最后一片梁位于陡河的正上方,“這是整個工程中難度最大的一片梁,因為是用吊車吊梁安裝,對地面的硬實度要求比較高,為此施工單位不得不對地面進行夯實,保證吊車的正常作業。”劉工程師說。下午3時10分,起吊工作正式開始,而這項精細、復雜的工作一直持續了35分鐘。3時45分,橋梁被穩穩地放到了橋墩上,隨著鞭炮的響起,施工人員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
隨后,記者和工作人員從甄家莊立交橋出發,沿外環路走了一圈,只見部分路段已經完工通車,有些路段也接近了尾聲,正在進行鋪油和劃線工作。
開車路過的司機李師傅說:“這條外環路修的標準很高,和高速路差不多,在上邊開車很舒服,雙向八車道也保障了道路順暢。”
記者也采訪了一些唐山市民,市民紛紛表示外環路修的好。唐山市民張先生說:“外環路修通后,大車就不從市中心穿過了,能減輕市中心的交通壓力”。而周邊村民也表示,路修通了,必將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是個大好事。
“一環十橋”飛架 有效改善唐山交通擁堵
外環路全線總長50.2公里,估算總投資為32.4億元,按照城市主干道Ⅰ級標準設計,雙向八車道,路面寬31.5米,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
該工程起于北立交橋,向西利用西外環線拓寬,至豐南青年路口向東,經路北區邊四村、路南區程各莊,接唐胥路,經岳各莊路、開越路、開平西環,跨越唐馬路,向北上跨陡河至大慶道,止于北立交橋。全線共設組合式互通立交橋1座,互通立交橋3座,主線上跨分離式立交橋6座(分別跨越北新道、新華東道、唐古路、唐馬路、銀河路、龍澤北路),形成"一環十橋"格局。此外,還有中橋加寬2座(石榴河中橋、李各莊中橋)、人行天橋3座(馬駒橋人行天橋、賴王莊人行天橋、許各寨人行天橋)。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說到底是為人服務的。而唐山外環與建設路、新華道、北新道、南新道等10多條城市主干道相交,又要跨越鐵路、河流等,經過村鎮等人口稠密區,沿途情況非常復雜。根據交通量預測結果和路網規劃情況,統籌考慮設立這些立交橋,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在外環線的建設中,在增加通行能力的同時,充分考慮了附近村民的出行。外環途經一些人流密集的村莊,像路北區果園鄉馬駒橋村,以前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在外環線修通后,路面變寬了,村民在隨意橫穿馬路的話,危險性更大了。為此外環線建設中,特別新建了馬駒橋人行橋,還在賴王莊、許各寨新建了兩座人行天橋,加寬石榴河、李各莊兩座中橋。 業內人士認為,這樣高等級設計通行能力,充分考慮到唐山交通流量、未來發展、經濟實力及環渤海經濟圈區域特點的等因素,具有很強的前瞻性。
外環路工程意義重大 引導唐山城市發展
城市外環建設將在中心城區內形成近城環線,并與城市道路相連通,承擔起市域內縣(市)、區與中心城區外圍之間的過境交通,與環城高速公路形成合理的功能互補和分工,使城市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完善,有效緩解市內交通擁堵狀況。唐山市交通局工作人員也指出,縱觀省內外大型城市,環城快速路的形成與建設,是現代化城市交通發達的重要標志,也與未來唐山的城市定位相一致。
同時,環線工程貫通高新技術開發區、路北區、路南區、豐南區、開平區與環線的其他路段串聯,將強化各區之間的橫向聯系,形成功能互補,減少對中心城區的依賴,增強對中心城區的反磁力效應,促進各區的發展壯大,實現中心城區空間結構的優化,同時保障中心城區可持續、健康發展。
交通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外環路的建設充分地體現了交通基礎設施引導城市發展的規則理念。一方面將縮短各外圍組團地區對外交通聯系的時空距離,提高外圍組團地區的交通可達性,另一方面可作為市政管線敷設的走廊載體,為各外圍區(縣)的開發建設提供市政基礎設施支持,既提升了城市外圍地區、環線沿線地區的土地利用價值,又可引導與促進沿線地區的土地集約利用與開發。
據工程人員介紹,目前外環路的施工,每天投資就達千萬元,有上萬名施工人員奮斗在第一線,他們目的就是在今年年底,讓唐山百姓從外環路上受益。
上一篇:渝東南擬建兩條高速路連一圈
下一篇:三峽庫區新增一座長江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