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江蘇加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網絡化建設

2007-10-30 14:0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必須把運輸樞紐提高到與運輸線路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地位來規劃和建設。”在10月17日召開的江蘇省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江蘇省交通廳廳長潘永和這樣強調運輸樞紐的地位。 
        與此相呼應,即將于年底開工建設的南京南站將集地鐵站、客車站和火車站于一體,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運輸樞紐。京滬高鐵、滬漢蓉線以及寧杭、滬寧城際線等5條高速鐵路將會聚這里,南京的多條地鐵線也將在這里交會,10多條公交線和眾多班次的長途客車從這里始發。在規劃上,該站實行三站合體:地下兩層為地鐵站,地面層為公路客運站,上面三層為火車站,所有交通工具真正實現“無縫銜接”和“零換乘”。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教授陳學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縫隙換乘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三站合體的規劃相比汽車站和火車站毗鄰而建高效利用了土地,使得資源的配置效率最大化。”在他看來,南京南站的規劃符合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思路。 
        陳學武告訴記者,綜合運輸樞紐是多種運輸方式實現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是實現客運“零換乘”、貨運“無縫銜接”的前提,直接關系到運輸效率的高低。 
大交通體制開局 
        世界發達國家的交通發展歷程是江蘇求索參照的對象。研究表明,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既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協調發展和綜合利用,又能夠以較低的經濟社會成本,提高交通資源使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于江蘇這樣外向型產業特征十分明顯的省份而言,建設綜合運輸體系,優化公、鐵、水、空、管各種運輸方式結構,單位運量交通能耗指數至少下降8%,污染物排放將下降13%左右。同時,還能節約大量土地,資源和環境效應明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無疑是江蘇交通發展的不二選項。 
        實際上,破題的努力早在兩年前就已現端倪。2005年,江蘇省港口管理局在江蘇省交通廳掛牌成立,作為副廳級機構全面履行港口管理職能;2006年,江蘇省鐵路建設辦公室也并入交通廳,大交通格局初露苗頭。今年,江蘇省政府又決定由省交通廳承擔航空產業發展工作職能,至此,江蘇省在省級層面上率先形成了“公鐵水空”齊抓共管的大交通管理體制架構。 
        “有了這個體制架構,江蘇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速度肯定會提高。”江蘇區域經濟研究專家、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伯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高度評價上述體制改革。 
建設大通道大走廊大樞紐大物流 
        以大交通管理體制形成為契機,江蘇正在對交通發展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和優化配置,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協調并進,加速形成“宜水則水、宜路則路、宜鐵則鐵、宜空則空”的交通格局。 
        據了解,今后一段時間,江蘇將把交通走廊、通道、樞紐和物流作為建設重點,通過大走廊、大通道、大樞紐和大物流的建設,形成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大網絡。近期,江蘇推進綜合交通大通道的重點是“強化沿海、完善沿江、升級滬寧、增強中軸、繁榮隴海、構建寧杭”。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重點推進連云港至臨沂、江都至海安等7個高速公路項目;積極建設蘇通大橋、京滬高鐵大勝關大橋、泰州大橋、南京四橋等7個過江通道;鐵路建設以京滬高鐵江蘇段、滬寧城際鐵路等9個項目為重點;連云港港、蘇州港、南京港、鎮江港和南通港的通過能力則成為港口建設的首要任務。 
        在大通道、大走廊建設的同時,江蘇將努力推進各種運輸方式一體化、城鄉交通和區域交通發展一體化,注重各種交通網絡的銜接和協調,通道、走廊和樞紐的銜接和協調,實現客運“零換乘”、貨運“無縫銜接”。 
        除了對通道、走廊和樞紐的重視,江蘇對信息化在推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中的作用有著清醒的認識。未來,該省將加快構建綜合運輸管理系統和統一的客貨運信息服務系統,強化包括出行信息、貨運交易信息在內的綜合運輸信息服務,提高運輸組織效率,實現運輸組織一體化。 
        “加快推進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核心是推動交通科學發展,即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生態環境影響和可承受的經濟成本,加快建立起一個能夠有效地滿足人們出行和貨物運輸需要、創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運輸系統,為‘兩個率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潘永和如是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