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中國制造”信任危機
2007-10-30 12: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制造的產品在經歷了牙膏、輪胎、玩具和食品等質量風波后,1萬多家中國企業攜帶各種商品前來參加第102屆廣交會。他們借有“中國第一展”之稱的廣交會向外界表明,中國企業正在積極面對“中國制造”信任危機,“中國制造”會以過硬的質量重新贏得國際社會的信任。 玩具出口
以成本代價證明產品質量
上海固林玩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晨華告訴記者,9月份美泰玩具召回事件發生后,公司進一步加大了質量控制體系建設。每批玩具出口前,公司都要先寄樣貨到歐洲或香港的測試公司進行檢測,拿到合格測試報告后才出貨。對自己產品質量有疑問的地方,及時拿到權威認證機關重新認證。嚴格原料供應渠道,除了自己公司檢測外,還要把原料拿到歐美等檢測機構第二次確認。
江蘇海外集團銷售經理居建偉說,公司玩具廠多年來都是按歐美采購商的要求進行加工,玩具品質一直較好。美泰事件發生后,公司出口玩具增加了很多檢測項目,成本和經營壓力加大。
據介紹,現在一個玩具國內外的檢測費用差不多需要2000元人民幣,2萬美元的出口貨值將要增加6000元人民幣的成本。
食品生產
建立從“農田”到“市場”體系
面對食品風波帶來的壓力,中國食品企業加強了對食品整個生產環節的質量控制。江蘇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瑾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發生的食品風波給中國食品出口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出口困難,但我們公司正在生產和經營等環節上采取各種措施,轉變國外對‘中國制造’的偏見。”
記者從廣交會上了解到,無論是中國食品外貿出口企業還是直接生產商,都普遍加強了從源頭到生產、經營的質量和衛生控制。企業普遍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并經過國外采購商的認可和中國檢驗檢疫部門審核備案。有的企業已建立從“農田”到“市場”全程可追溯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張瑾說,我們根據國際市場最高標準要求進行生產和出口檢驗,我對中國出口的食品質量有信心。國外的老客戶很信任我們,在這次廣交會上英國一個很大的超市向我們下了大訂單,我們不怕接訂單。
中國制造
面臨困境出口不降反升
廣交會秘書長王俊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制造”面臨困境的時候,102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量不降反升, 同時歐美采購商大幅增加,這是沒有想到的,充分表明了“中國制造”是可靠的,國外采購商并沒有受到風波的影響,依然青睞“中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