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海關:科技通關的魅力
2007-10-17 11: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早上九點鐘,報關員歐陽陳同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東莞海關,申請備案加工貿易手冊,不到幾分鐘,歐陽陳接到海關通知,合同已經順利簽發。 “電子化手冊太方便了”,歐陽陳手里捧著剛拿到的臺帳開設聯系單激動地說,“以前使用紙質手冊,簽發要花上5天的時間”。
歐陽陳是東莞東城區某織帶廠的報關員,對海關推行電子化手冊帶來的好處贊不絕口。
的確,紙質手冊電子化的推廣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海關通過科技手段實現了更加嚴密的監管。由于備案、核銷等手續都可以通過網絡來辦理,以往海關報關大廳人頭洶涌,關員辦公桌上紙質手冊堆積如山的情形正在逐漸成為歷史。
東莞向來有加工貿易之都的稱號,近15000家加工貿易企業占全國加工貿易企業的20%。近年來,東莞加工貿易正在進行轉型升級,海關的監管也同時面臨著新的形勢與新問題。
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促進對外貿易的健康快速發展,黃埔海關積極轉變服務理念,依托科技手段,不斷改進監管水平,逐步實現海關監管的智能化、電子化,在確保海關監管更加高效有力的同時,大大地提高了通關的效率。
告別紙質手冊
一紙手冊,曾經承載著無數加工貿易企業的寄托。東莞的發展離不開加工貿易,加工貿易的發展與紙質手冊相隨相伴二十余載,如今,紙質手冊正在告別它曾經輝煌的舞臺。
紙質手冊電子化,簡單地說,就是用電子化的手冊代替傳統的紙質手冊,取消紙質單證作業。這項改革是黃埔海關加工貿易流程再造的核心工作,代表著加工貿易海關監管改革和制度創新的方向。
筆者了解到,去年底,黃埔海關關長李佩林簽發了該關第一份電子化手冊,自此電子手冊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傳統的紙質單證搖身一變成為電子數據,企業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向海關申報有關的備案、核銷等資料,從而使得企業從手冊周轉困難或者“手冊滿天飛”的情境中解放出來。
實行電子化手冊后,海關對企業提交的備案申請通過電子審核的方式,提供每天24小時,每周7天的零距離“在線服務”。企業能夠及時知道合同是否通過了海關的審核,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掌握退單的原因并可以即時做出修改的處理。在核銷環節,由于實現了計算機的“自動核算”,核銷的成功率和審批速度大大地提高了。
“現場退單率減少了20%”,在黃埔海關關區試點推行紙質手冊電子化的鳳崗辦事處的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紙質手冊電子化系統建立了以企業為單元的商品資料數據庫,手冊備案時直接從該數據庫中提取資料,合同備案和報關單進出口商品申報數據準確性大大地增強了”。
電子化手冊帶來了明顯的通關便利,企業反響良好!安僮骱芊奖,我們的辦事效率高了很多”,實行了電子化手冊的東莞東城英德玩具塑膠電子有限公司對電子化手冊操作簡便、快捷高效的特點贊不絕口。
據悉,黃埔海關將于近期進一步擴大紙質手冊電子化的推廣工作,并以此為契機,結合東莞地區加工貿易企業的特點,啟動與紙質手冊電子化系統模式相適應的配套改革,推進保稅監管流程再造改革向縱深發展。
智能化通關
對現代企業來說,時間就是效益,因此,打造快速便捷的通關高速路至關重要。一系列以智能化為標志的通關改革在黃埔海關悄然展開。
i通道---實現“單”與“貨”數據的自動對碰,車輛抵達i通道時,計算機系統自動識別車輛牌號,自動采集物流數據,將之與報關、轉關數據進行對碰,根據對碰結果自動處置報關數據、提示驗放指令和放行車輛,實現車輛通關的自動化;
智能化通關模式---在東莞寮步車檢場的智能化通關模式下,車輛平均通關時間由改革前的231分鐘提高到了17分37秒,最快僅需3分鐘,通關效率提高了12.8倍;
關信通---海關業務平臺與中國移動公司短信處理平臺相連接,將海關業務處理信息迅速快捷地發給企業的負責人和報關人員,使企業第一時間內及時掌握海關通關信息,有效地提升了通關效率;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最先感受到了科技通關的魅力和給企業帶來的實惠。香港跨境貨運司機協會盧奕瞣對海關的通關效率直豎大拇指,還給筆者算了一筆時間帳:現在車輛從深圳皇崗進境,一般兩個小時就到達東莞的廠家,裝貨約兩個小時,如果預先報關,貨一裝好,車就可以進接進入海關的車檢場,不查車就可以馬上走,兩小時就回到香港。而在以前,車到了才能報關,經常一等就是三四個小時。
東莞地區的加工貿易發展經歷了從“三來一補”到進料加工,從“兩頭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資企業為主體,從簡單技術加工裝配到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加工貿易為主的結構轉換,見證了我國加工貿易不斷轉型升級的軌跡。在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背后,離不開海關人的辛勤奉獻,離不開海關打造的一條條快速通關路!凹庸べQ易之都”正在朝著更高的目標前行,海關正在為此鋪設快速便捷的科技通關高速路。(韋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