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治超”方能車安路闊
2007-10-16 12: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超載是毀路罪魁禍首 禁超是護路惟一措施 公路是經濟建設的大動脈。因此,路況好壞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看到投入重金修建的公路,被超載車軋得面目全非,誰都感到可惜和心疼。那么,怎樣保護好道路?采取什么辦法管理好道路?就此問題, 記者采訪了從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近30年的老交通管理者、大慶著名建議人汪國喜 。
A治!要從源頭抓毀路兇手
記者:市政府、石油石化大企業舍得投巨資修路、建橋,使我市道寬路闊,路況一年比一年強,市民出行順暢多了。請問:作為我市著名建議人,去年您曾經向有關部門提過保護道路和橋梁的建議,能談一談嗎?
汪國喜:超額裝載是毀壞路面和橋梁的罪魁禍首,要從源頭抓住毀壞路面的兇手,必須從抓大型貨車超載開始,禁止超載是護路護橋的惟一有效措施。
記者:超載車輛對路面和橋梁有什么危害?
汪國喜:超載車對路面破壞主要是:1.將路面軋成蛇形裂縫;2.將路面軋出坑,軋凸起了包;3.將用水泥板鋪的路面軋出角;4.將混凝土水泥建的路面軋成碎餅干塊狀;5.將柏油鋪的路面 軋成地壟溝形狀的深溝。超載車對橋梁的破壞是:1.將橋面軋成前后蛇形裂縫;2.將橋蓋板連接處軋錯位;3.將橋墩軋下沉;4.將橋軋得朝一側歪斜。
記者:看來,軋壞路面和橋梁主要是超載車惹的禍。那么為什么近幾年來超載車軋壞路面的現象越來越突出?
汪國喜:對超載的車輛沒有從根源上治理,所以,軋壞路面的現象就越來越突出。
記者:你認為從根源上治理超載,有什么措施和辦法或者建議?
汪國喜:1.治超要以卸貨為主,不能以罰治超;2.從入市口設治超檢查站,凡超載車輛不卸貨堅決不準入市;3.檢查站要實行24小時三班倒工作制,不給超載車空隙時間入市;4.市建設局應向建設部門和房產開發商下達指令,不準用立體超載車運送建筑材料,提倡用拖掛車運送貨物。因為拖掛車能分散貨物重量,減輕路面的壓力;5.交通局和公安交警支隊要組織人員,對貨車主擅自加高車廂板的,要依法取締;6.市經委要發揮鐵路作用,關于建筑材料的砂、石、磚、瓦等原材料,從外地市由火車運到大慶,各用料單位到火車站的砂、石料場裝載建筑原材料。火車站貨料場的工作人員也要把關,提倡掛車拉貨,在丈量和稱重量的時候,每節車廂不得超過20噸。只有全市主管部門齊抓共管,才能把治超工作抓出成效,使大慶的路面平坦暢通,使大慶的橋梁穩固長久耐用。
B怪!汽車比火車裝的還多
記者:有市民反映,現在的汽車比火車厲害,在公路上跑的部分汽車,比在鐵道上跑的火車裝的還多,是這樣嗎?
汪國喜:群眾反映部分大噸位貨運汽車比貨運列車厲害,這是屬實的,每當在301國道或者其他入市的交界處,你就可以看到大噸位的汽車裝載的沙子、毛石等建筑原材料等待入市過關。大家知道,火車的貨運廂式槽車,每節車廂限額是50噸,別看是用鐵軌鋪的路,可鐵路專家為了提高鐵路使用壽命,不搞立體裝載,只限50噸。可是近幾年來,汽車貨運行業和部分汽車制造廠為了多賺錢,本來是大噸位貨車,可是產品說明書的數據標的卻是小噸位。車輛落戶時,只能按說明書數據填。因此,交警和交通局工作人員看行駛證時,根本看不出來,這給道路埋下了巨大隱患。我在調查中發現,有的貨車核定裝載是40噸,但用戶為了多賺錢竟裝80噸,有的核定裝載是50噸,竟裝載100噸,最多的裝150噸 。目前,據了解,部分主干線,如國道,承受量在55噸位以下,結果只能軋壞了路,軋壞了橋,國家蒙受巨大損失。盡管交警和交通局稽查人員經常上路檢查,可是這些大噸位超載貨車司機和車主采取打游擊的辦法,你來我撤,你追我躲,你走我進。群眾反映,齊市一帶來的超載大貨車,將薩北部分公路和油田路以及王家圍子一帶的路經常軋壞。還有萬寶建筑大市場萬峰路,不到兩年時間,被超載車軋得坑凹不平。盡管市政府加大修路的力度,想盡辦法撥給修路資金,但總的來看,修的沒有軋壞的快。如果不從根源上治理超載問題,那么,已修建好的薩大路、中三路、鐵人大道、東風新村緯十一路,將面臨被超噸位的大貨車軋壞的可能,大慶的部分橋梁將面臨成為危橋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