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對話李豐華:東航集團整合漸入佳境

2007-10-15 12: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華網上海10月9日電(記者 賈遠琨 黃庭鈞)東航集團總裁李豐華日前在上海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經過5年磨礪,東航與原中國西北航空、云南航空的聯合重組已初見成效,2007年將扭虧為盈。 
    李豐華表示,東航的目標是“要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公司”。當前,東航迫切需要解決資金和管理經驗 
不足的難題。為此,東航選擇了新加坡航空公司作為戰略合作伙伴。 
    但是,東航與新航的合作卻不是一馬平川。此前,國航與國泰航空的介入使得東航引入新航的計劃變得撲朔迷離。作為東航集團的領軍人之一,李豐華又一次走到東航發展的“十字街頭”。      
    東航集團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 
    今年上半年,東航集團共實現營業收入200.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72%,企業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從2002年企業經營自主權落實至今,東航集團五年的發展之路走得異常艱辛。李豐華如此描述:“酸甜苦辣盡在其中。” 
    為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和市場占有率,東航集團選擇了企業整合之路。其目標是建成以上海為軸心,西安、昆明為兩翼的“覆蓋亞洲、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參與國際競爭。 
    2005年,東航整合西北航空、云南航空的工作完成,三家獨立的航空公司真正合在了一起,為集團做精、做強提供了條件。 
    然而,東航集團在嘗到了聯合重組帶來的“甜”的同時,也嘗到了“酸”和“苦”。重組帶來的文化整合困境以及公司的高負債,加上國際航油價格高企等因素,導致經營成本激增。同時,國內航空運力的相對過剩以及上海航空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等原因,使東航的航空主業受到嚴峻挑戰,高負債率和低凈資產極大影響了主業的競爭能力。 
    李豐華介紹,資本金嚴重匱乏的東航股份公司2006年底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93.27%,主業虧損20多億元。凈資產額只相當于南航的三分之一,國航的十分之一。高額的財務成本給公司的持續經營帶來巨大壓力,困窘的資產狀況嚴重制約了東航股份持續健康地發展。 
    面對困境,2007年以來,東航集團通過不斷提高飛機利用率和座公里收入,開拓市場、擴大銷售,加強航線監控和優化航線網絡,強化內部管理和責任制等措施,使經營業績大幅上升,一舉扭虧為盈。 
    李豐華坦陳:“東航的整合運作是成功的,5年間,縱有酸甜苦辣,但是已基本達到提升國際形象、扭虧為盈等預期目標。不過離打造國際大企業集團還是有距離。”      
    與新航的戰略合作是發展新契機 
    李豐華表示,與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戰略合作是東航集團發展的新契機。東航希望借助新航在品牌和運營管理方面的經驗,使管理模式進一步向國際標準靠攏。他說:“東航集團對合作前景十分看好,東航會將這一戰略合作進一步推進,這將成為集團發展的轉折點。” 
    李豐華說:“中國經濟的發展為東航擴大規模、增加生產能力奠定了基礎。但由于經營理念以及市場化進程的不同,國內航空公司在服務水準、票價水平等方面與國際先進航空公司還有相當的差距。” 
    他告訴記者:“與新航合作,東航最看重的是新航的管理模式。東航的硬件不差,飛機的機齡都很年輕,但軟件存在可提升的空間。通過與新航合作,東航可以建立一個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借機改變企業軟環境。” 
    他說:“新航的產品設計就值得學習。東航的航班正點率并不比一些國際知名航空公司差,但飛機晚點沒有給這些公司造成惡劣影響,卻嚴重破壞了東航等國內航空公司的形象。問題在于我們的服務沒有起到彌補的作用,由于缺乏完整的全流程服務產品設計,也就難以打造高端品牌。” 
    據李豐華介紹,戰略合作協議生效后,新航12名高管將進入東航的管理層。東航將引進新航的品牌、服務和技術,戰略合作將包括飛行、機務、服務、采購、營銷、培訓等六大領域間的深度合作。      
  東航力主站穩上海一極 
    東新合作在航空業內引起不小的波瀾,有媒體報道稱,國航控股股東中國航空集團和國泰航空有意大筆購買東方航空股權,從而達到阻止新加坡航空公司入股東航的目的。 
    隨后,國航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并未卷入上述股權收購行動,但承認中航集團公司和國泰航空曾一起籌劃過購買東航的股份,不過目前并且在未來三個月內,中航集團不會有與該事項有關的籌劃、商談、意向和協議等。 
    一時間,東新合作撲朔迷離,而各航空公司的種種舉動都源于航空業激烈的國內國際競爭。 
    對此,李豐華表示:“航空企業整合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而不是僅僅追求規模上的大。一個‘超級承運人’的概念并不意味著能夠形成強大的競爭力。目前,東航的規模并不亞于一些國際知名航空公司,但是競爭排名卻在他們之后,這說明企業大不一定強,要做到精,要做到強,就必須走精品化、品牌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 
    “同時,要提升國際競爭力靠的是市場,因此,中國這樣的大國不能只有一個航空公司,打一個超級承運人的招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競爭環境。中國航空業的改革才剛剛開始,更應引入市場機制。” 
    他說:“北京、上海、廣州是中國的三大航空樞紐,東航總部地處上海,占上海市場份額的36%,處于主導地位,因此建設上海樞紐港的歷史責任落在了東航身上。” 
    “東航將來還會以更多的市場手段與‘兄弟航空公司’合作,形成由政府引導、以東航為主導、凝聚各方力量的格局。”李豐華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