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進行調查統計 物流業亮出8614億“家底”
2007-10-12 13: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南京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權威發布我市物流業“家底”。調查統計報告顯示:2006年,我市社會物流總額已經達到8613.6億元,比2005年增長16.5%,占全省的15.2%,隨著物流業的加速發展,我市的物流成本不斷降低,效率不斷提高。
全國首家開展物流業發展調查
市經委副主任張新年介紹,作為新興行業,我國物流業的統計核算工作相對滯后,導致很多工作缺乏統計數據的支撐,社會上還一度出現物流數據混亂的局面,導致物流企業掌握不準市場需求,盲目經營。
針對這種情況,今年年初,市經委聯合市統計局和市物流協會等部門,按照省經貿委和省統計局的要求,制定了我市的物流統計核算體系。本次調查中共采集了450家物流、工業和商貿流通企業的數據,所有數據最后均經過專家核算論證,能較為準確地反映我市物流的規模、結構和發展水平,為我市制定物流業發展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和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據悉,南京這次的物流業調查統計及核算工作在國內同類城市中尚屬首例。以這次的物流統計核算為起點,今后南京每年將定期向社會公布物流業發展情況。
工業品創造了全市的物流額
從昨天發布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市社會物流總額主要由工業品物流、進口物流、農產品物流、外省市商品物流等構成。2006年,我市社會物流總額8613.6億元,超過一半由工業品物流創造,為4662.33億元,占54.1%;外省商品購進物流額2740億元,增長高達18.6%。市經委解釋,如此高的增幅,和南京物流集散中心的地位相匹配。
社會物流費用是衡量一個城市物流成本的指標,構成包括運輸費用、保管費用。2006年全市社會物流總費用476.7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7.2%,與2005年相比呈現下降趨勢。這說明,南京的物流成本在降低,效率在提高。市經委預測,今后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大約每年降幅在0.5%左右。
2006年,我市物流收入增長比較快,增加值首次超過200億元,達到209.85億元,占我市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接近六分之一,占全省的15.4%。預計,隨著我市物流基礎設施投入使用和物流企業的引進,這兩個數據將迅速提高。
制造業物流外包比例偏低
此次調查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張新年說,比如全市物流總額占全省的比例為15.2%,還不夠高。
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這其實反映出我市經濟結構偏“重”的現狀。物流業增加值占全省和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15.42%和15.9%,提升社會物流效率還有比較大的空間。調查中還發現,制造業和物流業的對接程度還不夠高,制造業企業物流外包比例偏低。南京市將針對此次調查發現的問題,對癥下藥,制定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