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不銹鋼行業呈現四大特征
2007-10-12 12: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第五屆中國國際不銹鋼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不銹鋼行業專家集聚一堂,共同探討我國不銹鋼產業的發展之路。我國不銹鋼消費量已經連續6年穩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產出量自去年躍居世界榜首之后,今年又有了新的突破,截至目前已接近1000萬噸。我國不銹鋼產業的高速發展已引起了世界同行的廣泛關注。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不銹鋼大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建常就中國不銹鋼發展形勢進行了分析。他說,國內不銹鋼產業發展呈現四大特征:一是成為最大的不銹鋼消費市場;二是成為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商;三是由過去長期依靠進口轉變為生產國;四是不銹鋼人均消費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2005年我國不銹鋼消費量達522萬噸,是1998年的6倍。按13億人口計算,我國不銹鋼人均消費量為4公斤,已經超過了第三世界國家人均消費水平。目前我國不銹鋼的主要消費用戶在沿海,大概有3億~4億噸。如果以此為基數計算,那么我國不銹鋼人均消費量約為15公斤,已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消費水平。
不銹鋼產業的快速發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需矛盾,但如果產能無限制放大,可能又將導致供大于求、投資浪費和資源供應困難等新的問題。在會上,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不銹鋼分公司總經理劉安提醒一些企業要注意防范市場風險,并指出了目前中國不銹鋼市場主要面臨的六大問題:一是能力大而不強。國內不銹鋼產量和消費量雖躍居世界第一,但短期內還需要進口,品種拓展能力還不強,質量方面有差距。二是產能供過于求。三是集中度趨于降低。四是原材料風險較大,國內鎳的儲備量很低,已探明的儲量僅占全球的1.77%。五是同質化競爭嚴峻。六是受環境和資源的限制。
劉安還強調,要引導中國不銹鋼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應該從八個主要方面著手:一要合理控制發展規模;二要擴大應用領域;三要優化品種結構;四要合理利用資源;五要發展循環經濟;六要實行產品差異化;七要實行合金附加價定價機制;八要增加研發投入,提高研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