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與逆向物流
2007-10-11 13: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項聯合國環境計劃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產生的電子設備廢料高達2000萬至5000萬噸。全世界每小時就有4000噸電子垃圾產生,相當于1000頭大象的重量。全球產生的電子垃圾正以每年3%至8%的速度增長,并將很快攀升到10%以上。
電子產品形成的廢棄物不僅在數量上激增,它們還含有很多的化學元素、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污染河流土壤大氣等環境。同時,電子廢棄物中又含有大量的聚酯、塑料、玻璃以及稀有的金、銀、銅等貴重金屬等資源均可回收利用。隨著高科技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越來越短,電子垃圾也越來越多。
電子產品廢棄物處理問題不但困擾著西方發達國家,也困擾著發展中國家。如何做好電子產品的物流管理,如何用循環經濟手段,重視逆向物流,改變傳統資源消耗模式,消除污染,變廢為寶,實現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雙贏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
本報將分兩期介紹國外和國內電子物流的情況,供大家參考。
電子產品垃圾現狀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國和電子垃圾的制造國,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達800萬噸左右,而且量正在變得越來越大,未來幾年內僅要淘汰的舊電腦就有約3億臺。整個歐洲的電子垃圾大約是600萬噸。據統計,德國每年要產生電子垃圾180萬噸,法國是150萬噸。
全球產生的電子垃圾正以每年3%至8%的速度增長,并將很快攀升到10%以上。環保組織表示,一臺電腦的平均使用期限在1997年至2005年間已由6年降為2年,而一部手機的使用期限甚至不到2年。
美國環境保護團體發布的報告指出,2004年有超過3.15億臺電腦成為廢物;2005年,每一臺新電腦投放市場,就有一臺電腦淪為垃圾,今后十年內將有15億臺電腦被淘汰。目前,舊電腦回收率卻只有10%左右,處理淘汰電腦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環保難題。電子產品形成的垃圾不僅在數量上激增,它們還含有很多的化學元素、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一旦處理不當,就有可能污染河流土壤大氣等環境,并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
有資料顯示,電視機和電腦顯示屏中的陰極射線管平均含有4~8磅的鉛。制造一臺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工原料,其中50%以上對人體有害。同時,電子垃圾又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據統計,報廢的手機中平均含有14克的銅、0.19克的銀、0.03克的金等貴金屬。丹麥研究人員發現,平均每一噸電子電路板中可以分離出286磅銅、1磅黃金和44磅錫。這些資源如果不加以回收再利用是對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
美國環保局確認,從廢家電中回收的廢鋼代替通過采礦、運輸、冶煉得到的新鋼材就可減少97%的廢礦物、86%的空氣污染、76%的水污染,減少40%的用水量,節約90%的原材料和74%的能源。1995年,美國再生鋼鐵的制造占到了鋼鐵生產總量的10%。
在加拿大諾蘭達公司眼中,使用過的電子產品具有極大價值,因為從廢棄電子產品中提煉出來的金屬數量高于從同等數量的礦石中提煉出來的金屬數量。目前該公司在美國設有4個回收廠,回收項目包括電腦、打印機、電話、尋呼機和音響設備等。目前諾蘭達公司掌握著北美回收市場的3/4,該公司預計今后5年金屬回收的數量將至少增長1倍。
IBM是發現逆向物流價值較早的電子企業之一,多年來對逆向物流進行深度挖掘,系統控制和強化管理,獲得了成本下降、客戶滿意度提高、環保等多方面的間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際上,回收廢舊電腦等逆向物流項目并不是無利可圖,其中蘊藏著很大的商機。
電子產品逆向物流
在美國,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產業已經形成,目前共有400多家公司,主要分為專業化公司、有色金屬冶煉廠、城市固體廢物處理企業、電子產品原產商(OEM)和經銷商。
美國電子產品逆向物流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整體回收 在發達國家,回收產業早已成了 “黃金產業”。就美國而言,電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達到97%以上,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年利潤就已經達到了2500萬~3000萬美元。
回收立法美國的少數州正在探討引入電子產品回收議案的可能性。因為美國公司已經意識到在日本和歐洲他們將不得不回收自己的產品,這將對他們產生強大的壓力
再利用一些可再利用產品如托盤等,在物流技術較為發達的國家,政府往往都采取積極扶持的政策。2007年5月,美國電子行業聯盟(EIA)已經發布了針對家用電視和技術設備的國家回收再利用規劃。EIA的協議將以一種注重環境和成本效益的方式,為更廣泛的電子產品回收再利用提供便利。
翻修 目前,許多國際知名的企業已將逆向物流戰略作為強化其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例如,SunMicrosystems擁有國際零部件翻修中心,來自亞洲或拉丁美洲的零件經過翻新,可以達到最新設計的要求;Hewlett-Packard也經常采用翻新或改制的零件,以不同的方式再銷售其產品;Thomson家用電器公司委托第三方物流企業,將可回收的零部件運往墨西哥進行翻新。
再生 發達國家每年都要從二次資源中回收大量的金、銀。目前,美國的電子廢棄物處理企業年利潤已經達到2500萬~3000萬美元。據統計,開采1噸銀大約需要30萬元費用,回收1噸銀僅需1萬元;開采1盎司金需要300美元,回收1盎司金只需要10美元。美國環保局確認,用從廢家電中回收的廢鋼代替通過采礦、運輸、冶煉得到的新鋼材,可減少97%的礦廢物,減少86%的空氣污染,減少76%的水污染,減少40%的用水量,節約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而且廢鋼材與新鋼材的性能基本相同。
出口轉移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同時也是電子污染的最大制造國。據報道,僅美國就有400條船專門運輸有毒垃圾。相關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有80%出口到亞洲,中國成為重災區。硅谷防止有毒物質聯盟的一份報告說,每年美國大約有50%到80%的電子垃圾被出口到了亞洲,主要是出口到了中國。有報道稱,大約40%的英國垃圾是在國外處理的,主要出口國為中國和印尼。西歐和北美80%的廢電器金屬在尼日利亞作為垃圾焚燒。
事實上,美國對電子產品逆向物流問題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過程,根據美國逆向物流執行委員會的一份針對300多位負責供應鏈及物流的企業經理人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有近40%的人認為,逆向物流不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管理階層對其存在認識上的誤區,這說明,人們對逆向物流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在美國,逆向物流成本已通過有效的退貨管理得到控制,根據美國逆向物流專家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全部物流成本占美國經濟總量的10.7%,逆向物流成本約占總物流成本的4%,1997年約為350億美元;美國1/3以上的企業關心自己產品的最后處置問題。特別在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業、出版業和目錄銷售等行業,實施逆向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到2001年,逆向物流成本所占比例翻了一番,大約為10%。由此不難看出,在美國逆向物流業務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許多知名的跨國企業已經把退貨及產品回收作為強化其競爭優勢,增加顧客價值,提高其供應鏈整體績效的重要手段。據西方學者估計,日前全球逆向物流市場的收益達200億美元之多。目前,美國電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達到97%以上,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年利潤就已經達到了2500萬~3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