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水路 路路騰飛 客流物流 流流暢通
2007-10-11 10: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3年至2007年,是旅順口區交通建設投資總額最多、建設速度最快、級別檔次最高、取得成果最大、服務社會最好的五年。昨日,就全區五年來的交通工作我們采訪了交通局局長王巖。回顧五年來的交通工作,王巖說,實施構筑大交通、建設大口岸、發展大物流這“三大目標”,踐行交通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為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服務的“三個服務”,是他們這五年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交通部門的領導下,交通局能動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區公路網建設形成新體系,結束了旅順沒有高速公路和省道的歷史;港口航運業發展取得新突破,結束了旅順口岸不開放的歷史;客運線路改造實現新飛躍,結束了旅順城鄉線路沒有公交化的歷史。 2003年初,全區公路總里程僅為218公里,到2007年,全區公路總里程達到331公里,比2003年增加113公里,增長51.83%;公路網密度由2002年的43.6公里/百平方公里上升為2007年的65.1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長了21.5個百分點,在大連市區市縣中排行第二;公路網的通達深度和連接程度直抵71個村,已于2005年提前兩年實現“村村通油路”目標,2006年已實現“村村通客車”目標。全區大交通全新的路網體系已顯雛形,正在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軸、以國道省道為骨架、以縣鄉公路為脈絡、以農村公路為連接的強勢路網新體系,發揮了公路網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新建的土羊高速公路,使旅順口區擁有了最高檔次的公路;新建的省道濱海路,實現了與大連市“兩區一帶”、遼寧省“五點一線”和國道的“無縫銜接”;新建的縣級公路均被評為省、市精品工程和優質工程;新建的村通油路,全部按三級公路標準設計,并達到優良品級。201國道(旅順南路)和202國道(旅順北路)經過拓寬改造和大修,已提升為一級路,2005年分別被交通部評為“國家級文明樣板路”和遼寧省文明樣板路。到2007年,全區一級路由2003年初的48公里上升為98公里,增長1.04倍。
全省大濱海路工程計劃原先沒有旅順段,在區主管領導支持下,他們先后六次進市、跑省,終于爭取省廳投資近6.3億元,使濱海路工程延伸到我區101.525公里,結束了旅順沒有省道的歷史。
在談到新港口岸開放時,王巖興奮地說,爭取旅順新港口岸開放,是事關旅順全面實現對外開放的大局和各級關注的熱點問題。2004年5月,交通局接手爭取新港口岸開放工作后,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多頭并進,廣泛爭取,十幾次進京匯報、溝通、協調。經過兩年零三個月的努力,于2006年8月16日,國務院下達了旅順新港一類口岸開放的批文,結束了旅順口岸不開放的歷史。
作為口岸主管部門,我們著力打造新港口岸和園區的強勢業態,為口岸開放形成產業聚集效應而努力。2004年《港口法》實施至今,已為大連今岡船務等6家重點項目企業上報批復了岸線使用許可,岸線使用總長由1000米延長到7000米;為中鐵渤海鐵路輪渡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骨干企業辦理了港口經營許可,并堅持常年跟蹤服務解難題。做到大項目落戶在哪里,道路就通到哪里,已全面建設和開通了至羊頭洼、開發區、陽光家園、旅順西站的客貨運線路,和土羊高速公路對接后,實現水路和陸路零距離銜接,打造出客貨運連接南北海陸交通最便捷的結合點和重要的中轉站。
在談到海運物流時,王巖說,2003年,由于受2月22日“遼旅渡7輪”沉船事件影響,原有的5家支柱企業相繼停業并退出海運市場。為了開辟新徑,他們把招商引企作為恢復和發展全區海運市場的突破口,當年即組織籌建1家上海籍水運企業來旅順注冊,1艘6000載重噸的貨船投入營運;籌建海上旅游船公司2家,11艘旅游船當年投入運營;新增船舶修造企業4家,當年上繳利稅40萬元。2004年6月22日,他們申報的大連歐祥船務有限公司的成品油運輸資質獲得國家交通部批準,實現了全區海上成品油運輸零的突破。到目前為止,外埠水運企業在旅順注冊落戶達到7家,運輸船舶14艘共計5.4萬載重噸。
在談到客運工作時,王巖說,“交通發展,惠及百姓”是他們此項工作的指導思想。五年來,隨著城市化發展和公路網不斷完善,做到了道路修到哪里,客運車就通到哪里,年年開通客運新線路。到目前為止,全區偏遠的街、村、屯通客車率達100%。全區客運線路54條,比2003年增長42%;客運量1166萬人次,是2003年的1.4倍。其中公交線路由2003年的8條增加到21條,增長2.6倍;公交車由2003年的19臺增加到109臺,增長5.74倍,城鄉客運線路已由量的增加實現了質的飛躍。尤其值得記載的是推進旅順至大連南路長途客運線路集約化改造。這次改造以資產為紐帶,通過集約化股份制經營,優化整合了現有的大連交運集團、旅順三寰客運公司和39個個體業戶的經營資源,實行統一經營管理、統一調度、統一車型、統一核算的公交化運營機制,是在體制上、經營管理上、社會化服務上的一次改革和創新,是最終實現全區客運線路公交化網絡的過渡,是改革和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惠民工程,結束了旅順城鄉線路沒有公交化的歷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在采訪即將結束時,王巖深有感觸地說,交通工作實質上也是黨和政府的惠民工程,要想做好此項工作,不付出大量智慧、精力乃至心血是不行的。在南路公交化改造過程中,39個個體經營業戶因有疑慮上訪不斷。他們在實施局長預約接待日的同時,10個月間召開協調疏通會議76次,最晚開到下半夜兩點。由于堅持人性化改革、親情化服務,沒發生一起越級上訪事件,達到政府滿意、群眾滿意、經營者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