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金屬價格上漲幅度將受控

2007-10-1 11: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年已來,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然偏快,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上呈現溫和反彈走勢。1~6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加快2.2個百分點。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很大,5月CPI達到3.4%,6月達到4.4%,7月CPI增速創10年新高達到5.6%。初步判斷認為,預計今年后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反彈走勢將會延續,而由于翹尾(滯后)因素的影響,物價水平仍可能繼續高位運行,上漲的壓力很大,全年3%的目標已經難以實現。把遏制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已經成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具體到金屬類行業和金屬產品而言,去年國內有色金屬價格持續大幅上升,今年前兩個月有所回落后,3、4月份以來,有色金屬價格又出現攀高趨勢。根據我們的統計,目前的國內銅價比2月份上漲19.2%,鉛價上漲70.66%,錫上漲43.68%。
    無論是資源稅的調整還是出口退稅政策的改變,這些都是基于以上宏觀形勢為背景的。作為基礎原材料,金屬類產品價格變化對下游產品的影響很大,鋼材、有色金屬行業投資增長仍然偏快。因此,對金屬行業進行調控,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看待此次資源稅的調整
    以前由于鼓勵開采,增加社會資金進入開采行業。長期以來,我國資源稅明顯偏低,最近,隨著國內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保護國內資源,防止過度開發。國務院日前印發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也對此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應該說資源稅的調整勢在必行,現在不調以后也會調,而且繼續提高資源稅是主流方向。2000年7月份和2005年8月份,國家就提高了油氣開采的資源稅。目前世界各國的資源稅主要包括對礦藏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和其他資源的征稅。在產油大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國,10年間上調了無數次資源稅。(
    即使在德國、法國這樣的低稅率國家,原油資源稅也是我國目前水平的34倍。因此說,目前資源稅的提高應是不容置疑。
    另外,調整資源稅也是國家進行收入再分配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有利于緩解社會對高物價的不滿。在許多發達國家,例如美國,由于近年來資源性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為了回應公眾對資源性產品持續高價的不滿,也為了國家財富的再次分配,對壟斷行業不僅征收較高的資源稅,還征收巨額的“暴利稅”。這也為中國礦產資源稅改革提供了思路和參考。
    為何有色金屬行業成為出口退稅政策的重點?
    今年4月到7月,國家連續出臺了針對不同行業的出口退稅政策,新政策主要對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產品及資源性產品全線調整。其中,針對有色金屬行業的退稅背景是,目前國內鉛、鋅礦資源緊缺,價格大幅上漲;而今年上半年,我國有色金屬出口額104.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7%;進口額172.7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8%,增幅出口大于進口。其中比如精煉銅,1至6月,我國進口精煉銅41.48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42.4%;進口銅材53.61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1%;同期出口精煉銅14.3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26.3%。精煉銅出口的大幅增加主要由于銅冶煉產能的上升。
    而有色金屬成出口退稅調整重點。此次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有色金屬行業是一個重要方面,銅、鋁、鎂等大部分半成品的出口退稅率全面下降。這將對有色金屬行業的結構調整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出口數量較大的大型企業受影響最大,而且對國內市場的產品價格也會產生影響。
    出口退稅率可以調整行業結構,而結構調整可以轉變金屬工業增長方式,由注重數量增長轉向提高質量、增加高附加值產品、降低消耗上來。應該說,擴大出口退稅政策執行面和繼續降低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是發展方向。最近,中央再次明確表示,要繼續清理和糾正稅費方面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優惠政策,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行業項目進入。落實限制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出口的各項政策。今后可能出臺新的出口退稅政策,其退稅率下調的重點仍是有色金屬產品。因此說,對投資增長過快行業、價格水平上升過猛產品的一系列“組合拳”仍有可能繼續。
    國家宏觀政策對金屬行業和價格的影響將是漸進的
    應該說,資源稅上調,只會小幅抬高企業生產成本,但總體影響非常有限,短期內不會對金屬價格產生趨勢性影響。根據一些研究人員的測算,目前國內一噸精銅綜合成本約1.5萬元,以品位1.2%計算,生產一噸銅需要83.3噸礦石;按照調整后的單位稅額每噸6.5元,調整前的每噸1.5元計算,每噸礦石增加成本5元,每噸精銅增加綜合成本416.5元,提高成本2.78%。目前,國內一噸鉛鋅金屬綜合生產成本約7500元,以綜合品位15%(鉛∶鋅=1∶2)計算,生產一噸金屬需要6.67噸礦石;按照調整后的單位稅額每噸18元,調整前的每噸3.5元計算,每噸礦石增加成本14.5元,每噸金屬增加綜合成本96.7元,提高成本1.29%。也就是說,本次調整將使得相關金屬綜合成本有1%~3%的抬高。因此成本的小幅提高總體影響有限,不會對金屬價格產生趨勢性影響。從前兩次國家對油氣開采資源稅的提高結果來看,國內企業也沒有將其轉嫁到國內消費者頭上(如果轉嫁了,或者說此次調控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國家還有可能實施稅收政策)。國家調整有色金屬出口退稅率后,減少了有色金屬出口,增加了國內供應,將有利于促使價格高位回落,從效果上看,調控效果將比前者更快,但短期內仍不會立即顯現。
    但是,從中長期看,國家政策的調整意在控制對金屬行業投資過快增長,因此金屬價格的影響會逐步顯現。從較長時間看,國家只要保持一定幅度的經濟增長,國內金屬需求就會有相應幅度的增加,金屬價格上漲的態勢不會改變,也無意改變,只是上漲的幅度必須得到控制,否則從中長期看,面臨的將是更大幅度的下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