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談判并非無計可施 鋼鐵業下月聚首或運籌
2007-10-1 11: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一輪鐵礦石談判將于今年10月開始,與此同時,中國鋼鐵貿易領域下月13日聚首四川成都召開的一年一度中國鋼鐵貿易商大會讓人別有一翻猜想。據了解,今年的談判被認為是異常艱難。表面上看,難度主要來自于世界三大巨頭的壟斷。但國內權威鋼鐵研究機構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徐向春認為,事實上,國際國內市場巨大需求才是決定因素。因而中國鋼鐵決策層面應全面調研國內國際需求狀況,以從容應對。
以“機遇、挑戰、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鋼鐵貿易商大會,將定于2007年10月13日至14日在成都金牛賓館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政府、成都量力鋼材物流中心、蘭格鋼鐵網承辦。商務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各地鋼鐵貿易協會商、國內主要鋼鐵生產及貿易企業等將悉數到場。據會議負責人透露,會議之前,相關高層會將提前召開封閉性會議,就某些敏感議題進行討論,而涉及鐵礦石的談判議題是肯定的。做為國內機構的代表究竟有哪些對策出臺令人矚目。
國外機構預測,2008年國際鐵礦石資源增量7000萬噸左右,與中國需求增長上限十分接近,供求關系處于脆弱的平衡狀態。因此,幾乎所有預測一致認為明年鐵礦石價格繼續上漲,最低漲幅5%,最高為30%。徐向春認為,如果說進口礦供應主動權掌握在三巨頭手中,我們只能望洋興嘆的話,那么鐵礦石需求的主動權則操縱在中方手中,如果能夠將明年進口礦增加量壓縮至下限水平,中方就有足夠的理由壓低賣方過高要價。
2007年中國鋼材(坯)出口有望達到6800萬噸,約占世界出口總量的15%。龐大的出口數量,帶來了資源、環保壓力和貿易摩擦壓力,但同時也為壓縮鐵礦石需求提供了操作空間。如果2008年鋼材出口減少2000萬噸(這與政府和鋼鐵行業期望值一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帶來積極效果是多方面的。
徐向春表示,減少鋼材出口直接抑制鋼鐵生產快速增長勢頭。換句話說,沒有鋼材出口的強勁增長,鋼鐵生產就無法保持高速增長。如果2008年出口減少2000萬噸,那么相應壓縮粗鋼產量2100萬噸,粗鋼產量增量有望從上限水平的6800萬噸下降到4700萬噸。
粗鋼減少2100萬噸,意味著鐵礦石需求減少3100萬噸,2008年進口礦需求增加量從6300萬噸下降到3200萬噸。三巨頭也將失去大幅漲價的理由。鋼材出口和鐵礦石進口減少,將使海運需求下降5000萬噸以上,這對海運費的大幅上漲起到降溫作用。通過減少鋼材出口壓縮鐵礦石需求,鐵礦石到岸價格下降10美元是有可能的(更準確地說應當是鐵礦石到岸價格漲幅縮小10美元),中國進口鐵礦石成本可減少42億美元。
徐向春說,減少鋼材出口除了能夠減少鐵礦石進口、提高鋼材出口收入外,還可帶來緩解貿易摩擦、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等諸多積極效果。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減少鋼材出口,并使市場、國外研究機構和三巨頭形成共同預期,認可中國明年進口礦增長幅度有限,從而減弱鐵礦石上漲動力。
國內各鋼鐵機構應該利用中國鋼貿商大會這樣的時機進行協調,政府相關政策的做深入調研以確定政策導向。那么,中國鋼鐵貿易領域的話語權如何體現,在十月份即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