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設施。它是組織物流系統運行的基礎物質條件,包括 物流站、場,物流中心、倉庫,物流線路,建筑、公路、鐵路、港口等。
物流裝備。它是保證物流系統開動的條件,包括倉庫貨架、 進出庫設備、加工設備、運輸設備、裝卸機械等。
物流工具。它是物流系統運行的物質條件,包括包裝工具、 維護保養工具、辦公設備等。
信息技術及網絡。它是掌握和傳遞物流信息的手段,根據 所需信息水平不同,包括通訊設備及線路、傳真設備,計算機及網 絡設備等。
組織及管理。它是物流網絡的“軟件”,起著連結、調運、運 籌、協調、指揮其它各要素以保障物流系統目的的實現之作用。
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
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統所具有的基本能力,這 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組合、聯結在一起,便成了物流的總功能,便能
合理、有效地實現物流系統的總目的。 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一般認為有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裝卸
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如果從物流活動的實際工作環 節來考查,物流由上述七項具體工作構成。換句話說,物流能實現 以上七項功能。
包裝功能要素。包括產品的出廠包裝、生產過程中在制品、 半成品的包裝以及在物流過程中換裝、分裝、再包裝等活動。材包
裝活動的管理,根據物流方式和銷售要求來確定。以商業包裝為 主,還是以工業包裝為主,要全面考慮包裝對產品的保護作用、促
進銷售作用、提高裝運率的作用、包拆裝的便利性以及廢包裝的回 收及處理等因素。包裝管理還要根據全物流過程的經濟效果,具體
決定包裝材料、強度、尺寸及包裝方式。
裝卸功能要素。包括對輸送、保管、包裝、流通加工等物流 活動進行銜接活動,以及在保管等活動中為進行檢驗、維護、保養
所進行的裝卸活動。伴隨裝卸活動的小搬運,一般也包括在這一活 動中。在全物流活動中,裝卸活動是頻繁發生的,因而是產品損壞
的重要原因。對裝卸活動的管理,主要是確定最恰當的裝卸方式。 力求減少裝卸次數,合理配置及使用裝卸機具,以做到節能、省力、
減少損失、加快速度,獲得較好的經濟效果。 運輸功能要素。包括供應及銷售物流中的車、船、飛機等方
式的運輸,生產物流中的管道、傳送帶等方式的運輸。對運輸活動 的管理.要求選擇技術經濟效果最好的運輸方式及聯運方式。合理
確定運輸路線,以實現安命、迅速、準時、價廉的要求。
保管功能要素。包括堆存、保管、保養、維護等活動。對保管活動的管理,要求正確確定庫存數量,明確倉庫以流通為主還是以
儲備為主,合理確定保管制度和流程,對庫存物品采取有區別的管理方式,力求提高保管效率。降低損耗,加速物資和資金的周轉。
流通加工功能要素。又稱流通過程的輔助加工活動。這種 加工活動不僅在于社會流通過程。也存在于企業內部的流通過
程中。所以,實際上是在物流過程中進行的輔助加工活動。企業、 物資鄰門、商業部門為了彌補生產過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
地滿足用戶或本企業的需求,更好地銜接產需,往往需要進行這種 加工活動。
配送功能要素。是物流進入最終階段,以配貨、送貨形式最 終完成社會物流并最終實現資源配置的活動。配送活動一直被看
顧運輸活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看成是一種運輸形式。所以,過去 未將其獨立做為物流系統實現的功能。未看成是獨立的功能要素,
而是將其做為運輸中的未端運輸對待。但是,配送做為一種現代流 通方式,集經營、服務、社會集中庫存、分揀、裝卸搬運于一身,已不
是單單一種送貨運輸能包含的,所以在本書中將其做為獨立功能 要素。
物流情報功能要素。包括進行與上述各項活動有關的計
劃、預測、動態(運量、收、發、存數)的情報及有關的費用情報、生產悄報、市場情報活動。財物流情報活動的管理,要求建立情報系統和情報渠道,正確選定情報科目和情報的收集、匯總、統計、使用方式,以保證其可靠性和及時性。
上述功能要素中,運輸及保管分別解決了供給者及需要者之間場所和時間的分離。分別是物流創造“場所效用”及“時間效用
的主要功能要素,因而在物流系統中處于主要功能要素的地位。
上一篇:物流的最新特點
下一篇:發展我國物流產業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