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天津鐵路分局;卸車;運輸組織;綜合措施
天津鐵路分局是北京鐵路局的卸車大戶,同時又是排空大戶,卸車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全局鐵路運輸生產經營任務的完成。2001年以來,面對線路頻繁施工、重點任務多,對運輸干擾大等諸多不利因素,天津鐵路分局按照北京鐵路局提出的“疏通瓶頸,暢通通道,增收節支”統一部署和要求,不斷加強運輸組織,以挖潛擴能為突破口,提高運輸效率為中心,使卸車工作邁上新臺階。2001年完成卸車307萬輛,日均8412.7車,較計劃多卸1012.7車,與2000年同期相比(以下稱同比)多卸34萬輛,確保了運輸經營任務全面超額完成。
1 落實激勵措施,充分調動站段卸車積極性
根據鐵路局制定的卸車獎勵政策,天津鐵路分局2001年進一步完善了對基層站段的卸車激勵考核機制。實行計件加同比超獎的雙重考核辦法,即每卸1車,獎勵2元,與上一年同比多卸1車,獎勵20元;同時鐵路分局再投入200萬元,將機務、車輛部門納入獎罰范圍,還加大對大點車的檢查考核力度。2001年鐵路分局從鐵路局清算的卸車獎為1311萬元,鐵路分局投入相關獎勵210萬元,檢查出大點車為174車,罰款4.31萬元,站段實得卸車獎勵1500多萬元,使站段得到了可觀的獎勵數額,充分調動了基層站段卸車工作的積極性。
2 圍繞關鍵,深入挖潛擴能,提高卸車效率
天津鐵路分局的重點卸車單位是“三港、五站、三線”(即:秦皇島港、天津港、京唐港;秦皇島東、秦皇島南、塘沽、灤縣、天西;北環線、天津地方鐵路線、京唐港地方鐵路線)。2001年以來,在鐵路局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暢通塘沽站、天津西站(李港地方鐵路線)、京唐港地方鐵路線和優化秦皇島東站卸車方案為突破口,進一步優化卸車菜單,加強組織協調,完善機制,使這4個重點卸車單位卸車效率的增長,帶動了天津鐵路分局整體卸車工作的進一步提高。
(1)針對塘沽站的卸車實際,2001年初,在鐵路局的指導幫助下,對塘沽站既有設備接發車能力,進港2線和各專用線接卸能力綜合分析,優化了接卸車組織措施,對日接卸量做出可行性研究。從2001年3月1日開始,實施了塘沽站6對卸車直入的運輸方案,開通使用了新編組場,調整了調車機班次等運輸組織措施,使塘沽站日接卸量同比大幅上升。據統計,2001年1月——12月,塘沽站日均卸車1546.1車,同比增長275.8車,增長21.7%。
(2)在打通塘沽站的同時,針對制約天津地方鐵路線卸車能力的關鍵,組織人員對天津西站和李七莊站到發線接發車能力、作業組織以及陳塘支線通過能力、線路質量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專題調研和分析。提出了以更換調車機機型,整修線路提高支線運行速度,優化運輸組織,建立考核、聯系制度等項具體措施。同時還努力使地方鐵路的交接站暢通,協調與其的關系,合理調整雙方機力,做到機列銜接,使出車與送車的在站停留時間得到最大限度的壓縮,分別較實施措施前壓縮20——30min。這些措施的實施使陳塘支線(經天津西站)的日接卸量同比大幅上升,2001年1月——12月,天津西站日均卸車748.6車,同比增長164.9車,增長幅度高達28.2%。
(3)京唐港作業效率低下,天津鐵路分局多次派員到現場進行協調組織,對地方鐵路機車運用、接卸菜單、現場作業組織、車站與機務、車輛部門的配合等問題都制訂了具體的組織措施。特別是2001年1季度唐山車務段在灤縣設立了港調,加強了對地方鐵路線到達、出發計劃、灤縣站車流情況、機車運用、港內貨位使用等情況進行實時掌握,并制定了日常溝通、聯系制度及協助地方鐵路按卸站、卸線編組列車措施。通過這些措施的貫徹落實,使灤縣站運輸基本暢通,京唐港接卸能力大大提高。2001年1月——12月,唐山車務段灤縣站日均卸車527.7車,同比增長25.8%。
(4)進一步完善秦皇島東站的卸車組織。優化要車菜單,加強路港協作,合理調整車場及到發線的使用,使秦皇島東站的卸車效率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提高。2001年1月——12月,秦皇島東站日均卸車1479.4車,同比增長213.1車,增長16.8%。
(5)為解決列車集中到達,卸車堵塞,天津鐵路分局定期組織天津地區各卸車站的煤炭發、收貨人參加調卸專題會,在貨主認可的前提下,制定煤炭到達調卸協議,并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落實。
綜合運輸組織措施的實施,帶動了天津鐵路分局卸車數量的進一步增加,同比日均增加931.5車。其中,上述4個站段同比增加共計762.1車,占同比日均增加量的81.8%。
3 加強調度指揮,提高管內重車輸送效率
管內重車輸送效率影響著鐵路分局的卸車工作。自2001年,采取加強調度指揮,嚴格落實考核等措施,使第1班管內重車送到率提高到65%,為卸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加強樞紐運輸組織,提高樞紐能力。圍繞如何提高樞紐通過能力,在對樞紐地區車流組織、機車運用、到發線使用等情況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南倉站“一點三線”發車運輸組織,開行了朔黃線管內重車流直入天津西、塘沽等站,以及豐西直入塘沽的列車。合理調整小運轉機車整備作業時間、地點及作業區域,加強調車機作業計劃編制,減少列車在站作業時間。同時通過提高列車牽引定數,禁止欠軸開車,保證了南倉站暢通無阻。南倉站2001年1月——12月日均辦理車數為19064車,較考核指標日均多辦理2884車;塘沽站自2001年3月開行豐臺西——塘沽重載列車以來,日均接發重載列車6對,較小運轉列車牽引定數日均多運送5000t。豐臺機車和小運轉機車直出直入新編組場,進港2線通過能力由原38列上升至48列,使塘沽站整體卸車能力大大提高。
(2)充分挖掘機車潛能,提高運用效益。為了解決因朔黃車流集中到達引起的天津樞紐特別是南倉站通過能力緊張狀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唐山機車實行“復合肩回式機車交路”,即在保證機車乘務員勞動時間的前提下,唐山機車到南倉站后,可掛運北塘或塘沽管內重車,然后再返回塘沽或南倉站掛區段列車回唐山北站。這樣既擴大了區段輸送能力,使機力配置適應了列車密集到達的需求,又提高了樞紐區段管內重車輸送能力,取得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該方案現已推廣到滄州機車在南倉站、天津站、天津西站間執行。在充分挖掘機車潛能的同時,還通過組織開行唐遵線階梯直達列車、津薊線提高牽引定數等手段,使部分區段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3)查標定標,加強過程控制。2001年以來,針對天津樞紐通過能力的現狀,以及管內重車列車密集到達的情況,對樞紐內的有關站段如南倉、天津西、天津、塘沽等站各項技術作業時間標準重新進行了查定,擠出水分,嚴密作業過程。圍繞影響樞紐暢通的關鍵問題,抓好小運轉機車的運用和調車取送作業,制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并抓好落實。
2001年采取系列行之有效的運輸組織措施,實現了天津鐵路分局卸車工作的新突破,為北京鐵路局和天津鐵路分局完成運輸生產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隨著2002年京秦客運通道施工以及南倉站樞紐改造、22個車站站線有效長延長至1050 m和京山、津浦電化工程等大型施工的全面展開,施工對天津鐵路分局卸車工作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天津鐵路分局將努力在原有的基礎上確保卸車工作再創新水平。